堂上老人七十九,绝似麻姑能饮酒。
白发垂垂亦至腰,梳头辄命梁鸾妇。
小妇脔鸡鸡颇肥,大奴斸笋未曾稀。
果甘最爱芭蕉实,花好时簪茉莉围。
当轩一树沙梨熟,男女孙雏分亦足。
画眉两两斗歌声,萱草纷纷争一束。
骥子先教三字经,熊儿早诵九春曲。
春来日比人间长,举杯劝日休飞光。
听泉之妣百有四,沧洲处士八旬强。
我今母子如能似,亦为吾族一祯祥。
我们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堂上行:这是第一句,描述了一个场景。
堂上老人七十九,绝似麻姑能饮酒。
- 堂上老人:指诗人自己或其家族中的老人。
- 七十九:年龄的暗示。
- 绝似麻姑能饮酒:形容老人像传说中的神仙麻姑一样长寿且有酒量。
白发垂垂亦至腰,梳头辄命梁鸾妇。
- 白发垂垂:头发花白。
- 亦至腰:指头发已经到了腰部。
- 梳头辄命梁鸾妇:形容家中有位擅长梳头的梁鸾妇。
小妇脔鸡鸡颇肥,大奴斸笋未曾稀。
- 小妇:年轻妇女。
- 脔鸡:将鸡肉切块。
- 大奴:年轻的仆人。
- 斸笋:削竹笋。
- 未曾稀:表示非常新鲜。
果甘最爱芭蕉实,花好时簪茉莉围。
- 果甘:对果实甜美的喜爱。
- 芭蕉实:一种果实。
- 花好时簪茉莉围:在美好的季节里,喜欢佩戴茉莉花作为装饰。
当轩一树沙梨熟,男女孙雏分亦足。
- 当轩一树:院子中央的一棵树。
- 沙梨熟:沙梨成熟了。
- 男女孙雏分亦足:指家庭中有足够的食物供应来养活儿女们。
画眉两两斗歌声:描述家中有人擅长唱歌。
- 画眉:即画眉鸟,此处可能指的是擅长歌唱的女子。
- 两两:成对成双。
- 斗歌声:相互比赛唱歌。
萱草纷纷争一束:描述庭院中的萱草茂盛。
- 萱草:忘忧草,常用来比喻母亲。
- 纷纷:众多的样子。
- 争一束:争夺一束花,形容萱草生长得非常茂盛。
骥子先教三字经:年轻人学习《三字经》。
- 骥子:骏马的儿子,这里可能是指年轻一代。
- 先教:先开始教授。
- 三字经:中国古代儿童学习的启蒙教材之一。
熊儿早诵九春曲:年轻人开始背诵《九春曲》。
- 熊儿:熊孩子,年轻人。
- 早诵:很早就开始诵读。
- 九春曲:可能是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或诗歌。
春来日比人间长,举杯劝日休飞光。
- 春来:春天到来。
- 日比人间长:太阳比人世间的时间要长。
- 举杯劝日休飞光:举起酒杯劝太阳不要飞走。
听泉之妣百有四,沧洲处士八旬强。
- 听泉之妣:善于倾听泉水的人的母亲。
- 百有四:大约有四个。
- 沧洲处士:居住在沧洲(即太湖边)的老者。
- 八旬强:八十多岁。
我今母子如能似,亦为吾族一祯祥:现在我和母亲的关系像极了古人所说的“母子如一”,也为我们家族增添了一种吉祥的气象。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对老人、子女、妻子等家庭成员的描写,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诗人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庭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寄寓了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