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目山头客,铜官住十年。
艺兰春满畹,种秫雨连田。
鸭斗溪西草,茶飘竹外烟。
阴阴门柳色,不隔渡头船。
过陆华甫西溪草堂
乌目山头客,铜官住十年。
艺兰春满畹,种秫雨连田。
鸭斗溪西草,茶飘竹外烟。
阴阴门柳色,不隔渡头船。
注释:
【乌目山】指庐山。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
【铜官】县名,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市。
【艺兰】培育兰花。
【春满畹】春天花开时一片花海。
【种秫】种植高梁。
【鸭斗溪】水名,源出安徽休宁县,流经铜鼓入鄱阳湖。
【溪西草】水边草地。
【茶飘竹外烟】茶园里冒出的烟雾随风飘散。
【阴阴门柳色】门前垂柳的绿色。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江西铜官(今江西南昌)游览后所作。诗中描绘了铜官十年的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乌目山头客”,点明了作者的身份——一位居住在乌目山(即庐山)的游客。这里的“乌目山头”指的是庐山的山峰。
第二句“铜官住十年”,表达了作者在铜官(今江西景德镇)居住的时间之长。铜官是景德镇的古称,这里曾是南宋的都城,也是著名的瓷都。在这里居住了十年,意味着作者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城市的生活。
第三句“艺兰春满畹”,描写了春天时兰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兰花香气充盈庭院的情景。这里的“畹”(wǎn),是一种古代长度单位,一畹约等于六顷地,用于形容广阔的土地。兰花作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第四句“种秫雨连田”,描述了作者在雨后种植高梁的情景。高梁是一种耐久的粮食作物,象征着勤劳和坚韧。这句诗展现了作者辛勤劳作的形象。
接下来两句分别描绘了溪边的草地和茶园里升起的烟雾。溪边草地在雨水滋润下绿意盎然,而茶园中的烟雾则随着微风飘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阴阴门柳色,不隔渡头船”,则是从侧面描写了门前垂柳的美丽景色。门旁的杨柳枝条垂挂下来,与远处的船只相互映衬,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两句诗通过对柳树、船只等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衬托了铜官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铜官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