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浮海来,上与星辰通。
司命佐南岳,作镇沧溟雄。
双楼屹危山,铁桥亘天中。
岩端漱飞泉,瑶台错玲珑。
灵谲信超越,玉简閟神宫。
谁其冥寂士,来此访玄风。
丹砂尚仿佛,仙书未易逢。
俯拾金芝英,仰攀琼树丛。
梯云望出日,扶桑生海东。
天鸡鸣中霄,寒波淡溟蒙。
明霞太亲人,直接蓬莱宫。
不恨隔中州,走望礼视公。
不迩声利途,逋客绝游踪。
亮哉美吾土,长愿偃微躬。
罗浮山
神山浮海来,上与星辰通。
司命佐南岳,作镇沧溟雄。
双楼屹危山,铁桥亘天中。
岩端漱飞泉,瑶台错玲珑。
灵谲信超越,玉简閟神宫。
谁其冥寂士,来此访玄风。
丹砂尚仿佛,仙书未易逢。
俯拾金芝英,仰攀琼树丛。
梯云望出日,扶桑生海东。
天鸡鸣中霄,寒波淡溟蒙。
明霞太亲人,直接蓬莱宫。
不恨隔中州,走望礼视公。
不迩声利途,逋客绝游踪。
亮哉美吾土,长愿偃微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首联“神山浮海来,上与星辰通”以夸张手法描绘了罗浮山的雄伟壮观,仿佛是从海上漂浮而来的神灵之山,与星辰相连。颔联“司命佐南岳,作镇沧溟雄”则进一步强调了罗浮山在地理和神话中的重要地位,被视为司命之神的辅佐之地,具有镇压海洋的强大力量。
颈联“双楼屹危山,铁桥亘天中”通过具体描写展示了罗浮山的险峻与奇特,如两座高耸的楼阁屹立于陡峭的山峰之上,一座连接两座楼阁的铁桥横跨云端,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接下来的“岩端漱飞泉,瑶台错玲珑”则描绘了山顶飞泉的清澈与美丽,以及如同仙境般的瑶台错落有致的景象。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罗浮山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尾联“谁其冥寂士,来此访玄风”则转向了人物描写,表达了那些隐居于此、寻求玄妙之道的隐士们的存在,他们或许正是那些冥寂之士的代表。最后两句“丹砂尚仿佛,仙书未易逢”则进一步强调了罗浮山与仙人之间的神秘联系,暗示着这里可能藏有珍稀的仙丹或珍贵的仙书。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