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有隐者,自汲还自耘。
翳然茅屋上,一片尧时云。
【注释】
清:清廉。
隐者:隐居的人。
汲:打水。
耘:除草。
翳然:遮蔽的样子。
茅屋:茅草屋顶的房子。
尧时:尧帝时代。尧是传说中的贤君,他治理天下有方,民风淳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位隐居的隐士。他住在自己挖的水井旁,自己锄地种田。他住的是一座茅屋,屋上覆盖着一片像尧帝时代的云彩一样洁白的茅草。诗人对这位隐者的品德十分赞赏,认为他与尧帝时代一样廉洁。
清时有隐者,自汲还自耘。
翳然茅屋上,一片尧时云。
【注释】
清:清廉。
隐者:隐居的人。
汲:打水。
耘:除草。
翳然:遮蔽的样子。
茅屋:茅草屋顶的房子。
尧时:尧帝时代。尧是传说中的贤君,他治理天下有方,民风淳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位隐居的隐士。他住在自己挖的水井旁,自己锄地种田。他住的是一座茅屋,屋上覆盖着一片像尧帝时代的云彩一样洁白的茅草。诗人对这位隐者的品德十分赞赏,认为他与尧帝时代一样廉洁。
注释: 1、兰房:指女子的卧室。 2、络纬:一种昆虫,鸣声如同纺织的声音。 3、桐阴:指梧桐树的阴影。 4、罗幕:用丝织成的帷幕。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写一个女子清晨醒来后,看到窗外的景物而引起的愁思。全诗语言朴实,情致深婉,含蓄蕴藉。 首句“兰房晓”,点出时令是春季清晨,暗示了主人公是女子。“晓”字,写出了时间,也暗示了人物的身份。接着,诗人描写的是室内的景象,“络纬缫丝声未了”一句
【注释】 1. 明时尚文不尚武:在明朝时,崇尚文采而不崇尚武力。 2. 屈膝低眉谁比数:低头弯腰,俯首称臣,这能比得上谁呢? 3. 祖宗汗马:指祖辈们在疆场上驰骋,立下了汗马功劳。 4. 无乃:恐怕是、岂不是。 5. 今日横金视犹土:今天横看竖看都是一块无用的废铁。 6. 将军素多林下风:将军平时就有很多文人风范。 7. 操觚羞与荷戟同:握着笔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拿起兵器去战斗。 8.
注释: 1. 迟吴凝父不至:吴凝父没有来。迟,等待;吴凝父,这里代指诗人的朋友。不至,没有来。 2. 坐永芳时别:在长久的芳菲时节分别。坐,停留。 3. 离离子堪撷:离人如同采摘樱桃那样容易得到。离子,比喻离别之痛苦。 4. 颓云忽成峰:忽然间乌云变成了山峦。颓,倒塌、崩溃之意。 5. 喧禽将反舌:鸟兽们喧闹着要回巢。喧,喧闹;禽,泛指飞禽。反舌,鸟类的一种,其鸣叫声如“反”字,故称反舌鸟
重送戚不磷游登封 入门复出门,平畴绿如砥。 春风吹柳花,随君日千里。 望望缑山云,心轻别妻子。 注释: - 入门复出门,平畴绿如砥。 - 进门又出门,平坦的田野就像磨刀石一样平整。 - 春风拂过柳树,柳絮像雪一般纷飞。 - 春天的风把柳树吹得飘飘扬扬的,柳絮随风飞扬,就像雪花一样。 - 随风飘散的柳絮啊,好像要随着你到千里之外。 - 随风飞舞的柳絮似乎都在跟随你,一直飞到千里之外。 -
【注释】: 1. 洗妆:化妆。 2. 结楼:筑起楼阁。黄山:安徽的山名。 3. 不碍:没有妨碍,指云在山上飘荡,与山融为一体。 4. 漠漠:形容烟云密布的样子。 5. 纷纷:形容雨下得很急。 6. 春何有:春天在哪里? 7. 梨花:梨树的花。 8. 垂柳:柳树。 9. 郎:你。 10. 美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用的小诗,描写了诗人在黄山上筑起楼台
南唐宫词四首其四 苑门深闭柳千条,银箭听残夜寂寥。 刬下阶羞见影,不知斜月弄芭蕉。 注释: 苑门:指皇家园林的宫门,这里泛指宫廷。 银箭:指夜晚的月光。 刬:同“刬”,意为踏着。 芭蕉:一种植物,这里指月光照射下的芭蕉树的影子。 译文: 皇家园林的宫门紧闭,千万株柳树在夜色中静静摇曳。月光如箭般穿透黑夜,寂静无声。我轻步走过台阶,不敢抬头去看自己的身影
松陵舟中迟钱受之太史松陵:在江苏省苏州市。松陵,指苏州。松陵舟,泛指小船。迟:停留,这里指停船。 几家闲夜停机杼,支枕篷窗风许许。 “几家”二句:是说,在闲夜里,有几家人家的织机都停止了转动,有的靠在篷窗边,有的靠在床上,有的靠着窗子旁,有的靠在床头。“闲夜”,指夜晚无事可做的时候。“停机”,即停织。“杼”,是纺织用的木制纺锤,也作“杼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注释】 采香泾:指苏州城西北的一条小河。黄鸟:即黄莺,常在春天鸣叫。笋迸泥:竹笋长出地面。师:指僧人。 【赏析】 送别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诗人以送别为题材写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这首诗写的是送别僧人的情景。 第一句:“采香泾上黄鸟啼”,描写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站在泾水河畔,听到黄莺的啼叫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为下文送别做好了铺垫。
【诗句释义】 夙昔忤时宰,初衣投故园。孤身在异乡,不与权贵为伍。 孤立逾一纪,不求他人援。坚守信念,不为名利所动。 仕路日清夷,除书下丘樊。官场清明,无恶势力猖獗。 时维冬春交,整此北上辕。季节变换,开始北行求官。 临行将何赠,愤激成片言。即将离去,感慨万千难以言表。 天潢无别派,淆乱由楚藩。皇室血脉纯正,不应受外界干扰。 九重听弥高,物议徒喧喧。皇帝听闻百姓议论,应明辨是非。 厥事君所司
滇中词三首 赏析 范汭《滇中词三首》 范汭,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南滇池周边的自然景观及其人文风情。本诗《滇中词三首》便是作者对滇中美景的一种深情颂扬。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与赏析。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鸳鸯浦绿水如苔,镜里人家向背开 - 关键词解释:鸳鸯浦 - 指滇池附近一处风景优美的水边。 - 诗意解读:在滇池边的鸳鸯浦,清澈见底的湖水如同绿色的苔藓覆盖其上
【注释】 1. 明时尚文不尚武:在明朝时,崇尚文采而不崇尚武力。 2. 屈膝低眉谁比数:低头弯腰,俯首称臣,这能比得上谁呢? 3. 祖宗汗马:指祖辈们在疆场上驰骋,立下了汗马功劳。 4. 无乃:恐怕是、岂不是。 5. 今日横金视犹土:今天横看竖看都是一块无用的废铁。 6. 将军素多林下风:将军平时就有很多文人风范。 7. 操觚羞与荷戟同:握着笔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拿起兵器去战斗。 8.
【注释】: 1. 洗妆:化妆。 2. 结楼:筑起楼阁。黄山:安徽的山名。 3. 不碍:没有妨碍,指云在山上飘荡,与山融为一体。 4. 漠漠:形容烟云密布的样子。 5. 纷纷:形容雨下得很急。 6. 春何有:春天在哪里? 7. 梨花:梨树的花。 8. 垂柳:柳树。 9. 郎:你。 10. 美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用的小诗,描写了诗人在黄山上筑起楼台
【诗句释义】 夙昔忤时宰,初衣投故园。孤身在异乡,不与权贵为伍。 孤立逾一纪,不求他人援。坚守信念,不为名利所动。 仕路日清夷,除书下丘樊。官场清明,无恶势力猖獗。 时维冬春交,整此北上辕。季节变换,开始北行求官。 临行将何赠,愤激成片言。即将离去,感慨万千难以言表。 天潢无别派,淆乱由楚藩。皇室血脉纯正,不应受外界干扰。 九重听弥高,物议徒喧喧。皇帝听闻百姓议论,应明辨是非。 厥事君所司
【注释】 1. 绝笔:书信的最后一行。 2. 遣不可:排遣不得,指无可奈何。 3. 流目:流泪。今成昔:如今已成过去。 4. 向夕:傍晚。 5. 空馆寒:冷清的空宅。 6. 栟榈摵摵:用栟榈木制成的乐器,这里借指打击乐器。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情的古诗。首句“愁来遣不可”,表达了作者无法排遣愁绪之情。第二句“流目今成昔”,表示如今只能看到曾经的景象,无法回到过去。第三句“向夕空馆寒”
南唐宫词四首其四 苑门深闭柳千条,银箭听残夜寂寥。 刬下阶羞见影,不知斜月弄芭蕉。 注释: 苑门:指皇家园林的宫门,这里泛指宫廷。 银箭:指夜晚的月光。 刬:同“刬”,意为踏着。 芭蕉:一种植物,这里指月光照射下的芭蕉树的影子。 译文: 皇家园林的宫门紧闭,千万株柳树在夜色中静静摇曳。月光如箭般穿透黑夜,寂静无声。我轻步走过台阶,不敢抬头去看自己的身影
松陵舟中迟钱受之太史松陵:在江苏省苏州市。松陵,指苏州。松陵舟,泛指小船。迟:停留,这里指停船。 几家闲夜停机杼,支枕篷窗风许许。 “几家”二句:是说,在闲夜里,有几家人家的织机都停止了转动,有的靠在篷窗边,有的靠在床上,有的靠着窗子旁,有的靠在床头。“闲夜”,指夜晚无事可做的时候。“停机”,即停织。“杼”,是纺织用的木制纺锤,也作“杼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