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无多日,明年耳顺年。
天风还自逆,舟楫敢求前。
远道几千里,穷愁数百篇。
吾能悲杜甫,来往蜀中船。

【注释】

老境:年老的境遇。无多日:没有多少日子了。耳顺:指四十岁,是古时称知命、达观的年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还自逆:自己反逆。舟楫敢求前:不敢贸然前行,怕遇到困难。

穷愁:形容困苦愁闷,这里指漂泊异乡。悲杜甫:以诗圣杜甫自况。杜甫曾长期漂泊在蜀中,晚年流寓夔州。来往:往来奔走。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生活的七言律诗。诗人借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感慨及对友人的同情。全诗四句一韵,首二句写景抒情,三、四句叙事说理;最后两句以“杜甫”自比,抒发壮志未酬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幽远,情思凄楚。

首联两句写自己年事已高,又值人生旅途中一个艰难的阶段——耳顺之年,因此不免有些担忧、恐惧之感。这既是对自己处境的真实描写,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无多”,意味着岁月如梭,光阴易逝;“耳顺”,表示已经到了四十岁这个年龄,正是人到中年,事业、功名等都有成就的时候。但作者却说“无多日”,这就说明他感到时光易逝,生命有限,所以内心不免有几分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不能善始善终,不能有所作为。

颔联“天风还自逆,舟楫敢求前”一句,表面上是说自己身处逆境,难以自拔;实际上是比喻自己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不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出一种愤激之情。这句诗中的“还自逆”、“敢求前”两个动词,既写出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困境,也表明了自己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性格。

颈联两句写自己漂泊在外,远离家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种生活使作者倍感孤独和苦闷。尾联两句则直接点明题意,即诗人因感于身世之不幸,故有“悲杜甫”之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其诗作深受人们喜爱,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人将自己与杜甫相比,并发出“来往蜀中船”的感叹,可见其内心的悲怆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地表现了一位文人在政治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时的心理感受。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以及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