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暑来无远,寻幽此借眠。
碑潭晴浸月,粲井静窥天。
竹密知风动,林深觉鸟便。
悠然坐清晓,葛袂罩浮烟。
六月十六日夜晚住宿在万山迎接少保大司寇总制洪两峰先生四首
冒暑来无远,寻幽此借眠。
碑潭晴浸月,粲井静窥天。
竹密知风动,林深觉鸟便。
悠然坐清晓,葛袂罩浮烟。
注释:六月,指农历六月初。万山,指万山寺,位于今江西宜黄县。迓少保大司寇,迎接朝廷派来的官员。总制洪两峰,名洪经略,号两峰,为明代抗倭名将。
冒暑来无远,寻幽此借眠。冒暑:冒着酷暑;无远:不远。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碑潭:即石壁潭,在万山寺附近,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晴浸月,晴天下的月亮倒影在水中。粲井:明亮的井。窥天,仰望天空。
竹密知风动,林深觉鸟便。竹密:竹林茂密。知风动:知道有风吹过。林深:树林深处。觉鸟便:感觉到鸟儿的栖息。
悠然坐清晓,葛袂罩浮烟。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葛袂:用葛布做的衣袖,古人常用它作夏服。罩:覆盖。浮烟,轻烟缭绕。
赏析:
这首七律诗写诗人夏日赴洪经略万山寺避暑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万山寺附近的优美自然风光和清凉宜人的避暑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