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亦爱三江老,欲制荷衣苦未成。
一笑横琴来粤海,几回飞梦绕金精。
云归谷口真成懒,月到潭心本自明。
一曲沧浪空乱耳,南溟千顷对长缨。
渔樵亦爱三江老,欲制荷衣苦未成。
渔夫樵子也喜欢居住在三江之滨,想要制作荷衣却始终未能成功。
一笑横琴来粤海,几回飞梦绕金精。
他们一笑之间弹奏的琴声飘荡在南海之滨,多次飞腾入梦萦绕在金精山。
云归谷口真成懒,月到潭心本自明。
当云雾归来汇合于谷口时,月亮已经悄然到达了潭心之处,原本就明亮如镜。
一曲沧浪空乱耳,南溟千顷对长缨。
一曲沧浪之歌虽然杂乱无章,但面对着广阔辽远的南海,我仍然能够挺起长缨之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丁明府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渔樵的形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渔樵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同时,诗人通过渔樵的生活经历,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首句“渔樵亦爱三江老”,开篇便点明了主题——渔樵之乐。渔樵们生活在三江之滨,他们热爱这里的水乡风光,愿意在这里度过他们的一生。然而,他们也深知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想要制作一件荷衣来装点自己,却始终没有成功。这句诗既表现了渔樵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又揭示了他们在物质生活上的无奈和辛酸。
诗人通过描写渔樵们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他们虽然生活在三江之滨,但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笑对未来的生活;他们虽然身处江湖之间,却能够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第三句“一笑横琴来粤海”,进一步描绘了渔樵们的生活情趣。他们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弹奏着乐器,让音乐在空气中流淌,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渔樵们的艺术修养,更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云归谷口真成懒,月到潭心本自明”则是诗人对渔樵们内心的描绘。当云朵归来汇合于谷口时,他们会感到一种宁静和安详;而当明月照耀在潭心之时,他们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渔樵们的内心世界,又揭示了他们对于自然的感悟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渔樵们的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诗中的关键词“荷衣”、“横琴”、“云归谷口”、“月到潭心”,既增加了诗歌的意象美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