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接诸贤坐几庵,方斋醇美众交谈。
三年报政涪兼宿,两府参军北又南。
故里盖棺君莫憾,他乡闻讣我何堪。
庐陵忠节诸贤庙,更置罗张亦不惭。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译文,并附有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曾接诸贤坐几庵”:我曾有幸与多位贤者共坐于几庵之中。
  2. “方斋醇美众交谈”:在方斋中,我们讨论着醇美的议题,共同交流。
  3. “三年报政涪兼宿”:我三年来致力于政事,并在涪州居住过一段时间。
  4. “两府参军北又南”:我在南北两州担任过参军,经历了多次的迁徙。
  5. “故里盖棺君莫憾”:家乡的人们对我盖棺定论时不会有遗憾,因为我已经尽了力。
  6. “他乡闻讣我何堪”:在他乡听到这个消息,我自己感到无比难过。
  7. “庐陵忠节诸贤庙”:为了纪念庐陵地区的忠诚贤人而建的庙宇。
  8. “更置罗张亦不惭”:即使重新设置或增添,也不会让我感到惭愧。

注释与赏析

  • 曾接诸贤坐几庵:指作者与多位贤者有过深入的交流和交往。
  • 方斋醇美众交谈:描绘了一个文人雅集的场景,体现了作者与同僚间的学问交流。
  • 三年报政涪兼宿:三年来,作者一直在涪州任职,期间还曾经留宿。
  • 两府参军北又南:描述了作者在不同地区担任官职,经历变迁的生活状态。
  • 盖棺君莫憾:表达了家乡人民对作者逝世后不会有所遗憾的情感,因为作者已经尽力而为。
  • 他乡闻讣我何堪:反映了作者在异乡听闻噩耗时的悲痛心情,凸显了其内心的失落和孤独。
  • 庐陵忠节诸贤庙:提及了建立庙宇是为了纪念那些具有忠贞节操的贤人们,体现了对先贤的敬仰。
  • 更置罗张亦不惭:表示即便重新设立或者增加,作者也不会感到羞耻或后悔,彰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此诗通过描述与友人的交往、在各地的任职生活以及对自己去世后的悼念,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注释和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诗人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态度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