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声恬不到云隈,松径肩舆忽一来。
尽日喜闻经济话,如今真识栋梁材。
僧厨也解供蔬食,属吏何妨捧酒杯。
燕语莺啼春似海,百花犹待几时开。
【诗句】
承彭亚卿从吾顾纂修局,节声恬不到云隈,松径肩舆忽一来。尽日喜闻经济话,如今真识栋梁材。僧厨也解供蔬食,属吏何妨捧酒杯。燕语莺啼春似海,百花犹待几时开。
【译文】
承彭亚卿跟随我到编纂局工作,听不到节音悠扬却能听到松径传来车马之声。整日欢欣地聆听关于国家治理的话语,现在我终于认识到栋梁之才。僧人厨房也能提供素食供餐,下属官员不妨端起酒杯畅饮。燕子和黄莺的鸣叫声如同海涛汹涌,春天的气息如此浓郁,百花盛开还需多久?
【注释】
- 彭亚卿:人名,此处为编修局的主管者。
- 节声:指节拍的声音,这里形容音乐的节奏。
- 恬不到:恬静而不嘈杂。
- 云隈:指山峰的弯曲处,这里比喻隐逸之地。
- 松径:以松树为路旁景观的路。
- 肩舆:轿子。
- 经济话:谈论经济事务的话题。
- 真识栋梁材:真正识别出有才能的人才。
- 僧厨:僧人厨房。
- 属吏:下属官吏。
- 燕语莺啼:燕子和黄莺的叫声。
- 海:形容词,形容春季生机勃勃的样子。
- 百花:指各种鲜花,这里泛指春天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在编纂局工作的情景,以及与同事间的交流和对国家的关心。首句“承彭亚卿从吾顾纂修局”,表达了诗人与彭亚卿共同致力于编纂局的工作,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合作和默契。接下来两句“节声恬不到云隈,松径肩舆忽一来。”描绘了工作之余,诗人偶尔来到山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第三句“尽日喜闻经济话”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讨论,显示了诗人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日常的交流和互动,“僧厨也解供蔬食,属吏何妨捧酒杯。”展现了编纂局内部的和谐氛围,同事们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情景。最后两句“燕语莺啼春似海,百花犹待几时开”则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希望春天能够长久持续的美好愿景。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情怀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