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仁爱圣明朝,阴沴频年未尽消。
眼底名藩参浙水,马前春意遍童谣。
潜鳞涸辙需甘泽,赤子穷檐望使轺。
何处覆盆光未照,紫薇花下更逍遥。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题两浙旬宣卷
  • 这句诗可能是描述一种特定的历史文献或记录,”两浙旬宣卷”可能指的是某种在浙江地区流传的文献或者记录。这里的“宣”可能是指公开、广泛传播的意思。
  1. 天心仁爱圣明朝,阴沴频年未尽消
  • “天心仁爱”指的是天意仁慈,象征着上天对人间的关爱和恩赐。
  • “圣明朝”意味着新的朝代或时代的到来,这里暗指朝廷的清明或新时代的开始。
  • “阴沴频年未尽消”中的“阴沴”可能指的是不祥之兆或不利之事,而“频年未尽消”则表明这些不祥之象在长时间内仍然存在。
  1. 眼底名藩参浙水,马前春意遍童谣
  • 这里提到“眼底名藩”,意指眼中所见的知名州郡,如同“名藩”。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行政区。
  • “参浙水”可能是指参与或治理浙江省的水道,强调了治理的重要性和影响范围。
  • “马前春意遍童谣”中的“春意”表达了春天的景象和气息,而“童谣”则暗示这种景象已经普及到儿童之中,成为了他们口中的流行话语。
  1. 潜鳞涸辙需甘泽,赤子穷檐望使轺
  • “潜鳞涸辙”形容困顿中的人或事物,需要得到滋润和帮助才能恢复生机。
  • “甘泽”通常指的是滋润的土地或恩惠,这里比喻为对困境中的人的救助。
  • “赤子”指的是纯真无邪的人,这里用来表示那些处于困境中无助的民众。
  • “使轺”是古代的一种轻便车,这里可能指的是使者或官员,他们在民间传递消息或提供援助。
  1. 何处覆盆光未照,紫薇花下更逍遥
  • “何处覆盆光未照”中的“覆盆光”可能指的是隐藏或不为人知的光芒,比喻有才华但未被认可的人。
  • 通过“紫薇花下更逍遥”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紫薇花常常象征尊贵和高洁。
  • 整句可能在表达对于那些虽有才华但未能得到充分展示的人的一种同情和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浙江地区历史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