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阶除处处幽,一凉如水入深秋。
林花欲放堪浇酒,身事无端更倚楼。
青草蒙茸随雨化,白云缥缈自天游。
蒲团试问安禅老,可识人间半点愁。
【注释】
德藏寺:在杭州。徐郡守:名不详,嘉兴人。题壁:在墙上写字。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杭州德藏寺时所写。德藏寺位于杭州西湖边,风景秀丽,环境清幽,为诗人的游憩胜地。诗从寺院的景色着笔,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佛家的崇敬和仰慕之情。
首联“佛子阶除处处幽,一凉如水入深秋”,写诗人来到杭州德藏寺的所见所感。阶除(台阶、平台等),这里指寺院中的石阶或台阶。佛子,佛门弟子的泛称。阶除处处幽寂,说明寺院环境幽静,与世俗纷扰之地不同。深秋时节,天气转凉,一片萧瑟。“一凉”二字用得贴切而传神,使人联想到秋风拂面、寒气逼人的深秋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寺院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佛门净土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追求精神寄托的隐逸之意。
颔联“林花欲放堪浇酒,身事无端更倚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游寺时的情景。林花欲放,春意盎然。诗人在这里用“堪”字来表达自己对于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然而,身事无端,即生活琐事不断,诗人无法尽情享受这份宁静美好。于是,他只好倚着高楼,望着远处的风景发呆。这里的“身事无端”既是实写诗人的心境,也是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颈联“青草蒙茸随雨化,白云缥缈自天游”,则将笔触转向了自然景观。青草蒙茸,形容草木茂盛,绿意盎然。雨化,即雨水滋润草木,使它们更加繁茂。白云缥缈,形容云彩轻盈飘渺,仿佛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游荡。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他认为自然界的美好风光能够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迪,让人忘却烦恼和忧愁。
尾联“蒲团试问安禅老,可识人间半点愁?”则是全诗的升华之处。蒲团,佛教徒打坐修行时所用。安禅老,即安心修禅的老人。诗人在寺院中看到一位安禅老人,便上前询问他对人生的看法。老人告诉他,他虽然是一位修禅的老人,但他也深知世间的痛苦和烦恼。诗人通过与老人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和烦恼,但同时也有美好和希望存在。因此,他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译文】
佛门弟子到处都有幽静的地方,清凉的感觉就像秋天的湖水一样。
花儿就要开放可以用来浇酒了,可是生活中的种种烦心事却让我更加喜欢倚楼远眺。
青草丛生随风摇曳随着雨水消失,白云飘渺自天游动自在逍遥。
蒲团上试探着问问这位老和尚安禅,能否认识人间一点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