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骨从来不受羁,蹉跎真愧烛几迟。
松风尚忆吹残梦,泉影还看弄碧漪。
涧鸟静听游子语,林僧争乞老夫诗。
摩挲松径寻碑迹,却忆东坡抚掌时。

诗句释义:

  1. 骏骨从来不受羁,蹉跎真愧烛几迟。
  • 骏骨:指英俊的骨骼,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 从来不受羁:意指不受世俗束缚,自由自在。
  • 蹉跎:形容虚度光阴,不珍惜时间。
  • 真愧烛几迟:蜡烛燃烧缓慢,象征着岁月流逝,感慨自己虚度了宝贵的时光。
  1. 松风尚忆吹残梦,泉影还看弄碧漪。
  • 松风:指风吹过松树的声音,常用来象征清幽和宁静。
  • 吹残梦:形容风吹散了旧时的梦境,暗示过去的回忆已经随风而去。
  • 泉影:指泉水在阳光下形成的光影。
  • 弄碧漪:形容水面上波动的波纹,增添了诗意。
  1. 涧鸟静听游子语,林僧争乞老夫诗。
  • 涧鸟:山间或溪流中的小鸟,常被用来象征自由或隐居的生活。
  • 静听:形容鸟儿静静地聆听着什么。
  • 游子语:指旅途中人们的话语,可能包含了对故乡、亲人或远方的思念。
  • 林僧:在山林中修行的僧人。
  • 争乞:争相请求。
  • 老夫诗:指诗人自己的作品。这里的“老夫”可能是自称,表示谦虚。
  1. 摩挲松径寻碑迹,却忆东坡抚掌时。
  • 摩挲:用手轻轻触摸或摆弄,这里指抚摸或抚摸碑文。
  • 松径:指山间小路旁的松树林,是诗人散步或寻找的地方。
  • 碑迹:指石碑上的刻痕或文字。
  • 却忆东坡:指的是苏轼(苏东坡),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文常常被后人提起。
  • 抚掌时:形容高兴或振奋的样子,这里可能是回忆与苏轼一起欣赏风景或品诗论道的愉悦时刻。

译文:

  1. 骏骨从来不受羁绊,我辜负了时光,像蜡烛一样慢慢燃烧。
  2. 我还怀念松风的吹动,泉水的影子,玩弄着碧波荡漾的涟漪。
  3. 山谷里的鸟儿静静听着旅行者的话,山林里的僧侣都争相索求我的诗歌。
  4. 我抚摸着松径,寻找那石碑的痕迹,却回忆起苏轼抚掌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虎跑寺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开头两句,”骏骨从来不受羁,蹉跎真愧烛几迟”,通过对比“骏骨”的自由与自己的“蹉跎”,抒发了对自己虚度年华的遗憾。接下来的诗句,”松风尚忆吹残梦,泉影还看弄碧漪”,描绘了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心灵慰藉,以及它们在记忆中的美好画面。最后两句,”涧鸟静听游子语,林僧争乞老夫诗”和”摩挲松径寻碑迹,却忆东坡抚掌时”,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以及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