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庚戌中秋月,还照平湖酒一杯。
烂熳宁辞今夕醉,清光如见故人来。
平分秋色真堪赏,缓转冰轮不用催。
高步能忘扳桂念,不知丹桂是谁栽。

以下是对《赏中秋月》一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独怜庚戌中秋月,还照平湖酒一杯”:诗人独自欣赏庚戌年的中秋明月,明月依旧照亮了平湖之畔的一杯美酒。这里的“独怜”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独自一人的寂寞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烂熳宁辞今夕醉,清光如见故人来”:即使沉醉于这美好的夜晚,诗人也不愿意错过与旧友重逢的机会。这里的“烂熳”形容诗人畅怀饮酒的情景,而“清光如见故人来”则描绘了月光下仿佛故人身影再次出现的奇妙感觉。
  • “平分秋色真堪赏,缓转冰轮不用催”:秋天的景色如此美丽,值得细细欣赏,不必急于催促月亮完成它的圆缺变化。这里的“平分秋色”指的是秋天的美景如同秋月一般均匀地洒落在大地上,而“缓转冰轮不用催”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享受。
  • “高步能忘扳桂念,不知丹桂是谁栽”:诗人行走在月光之下,忘却了攀爬桂花树的烦恼,甚至不知道这些美丽的桂花是否由他人栽种。这里的“高步”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月光下的漫步,而“扳桂念”则是指攀爬桂花树的动作,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眷恋。
  1. 译文对比
  • 将原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例如,“独怜庚戌中秋月,还照平湖酒一杯”可以翻译为“独自欣赏庚戌年的中秋明月,月光照耀着平湖边的那一杯美酒”。
  • “烂熳宁辞今夕醉,清光如见故人来”可以翻译为“即使沉醉于这美好的夜晚,也要尽情享受与旧友重逢的快乐”。
  • “平分秋色真堪赏,缓转冰轮不用催”可以翻译为“秋天的景色如此美丽,值得细细欣赏,不必急于催促月亮完成它的圆缺变化”。
  • “高步能忘扳桂念,不知丹桂是谁栽”可以翻译为“行走在月光之下,忘却了攀爬桂花树的烦恼,甚至不知道这些美丽的桂花是否由他人栽种”。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节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中秋之夜的美景和情感融入诗中,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独怜”、“烂熳”、“高步”等词汇,都传达了诗人在中秋节夜的孤独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此外,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通过对秋月、秋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人对于与旧友重逢的喜悦之情,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
  • 综上所述,《赏中秋月》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林光的《赏中秋月》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美感的诗歌。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精湛的文笔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明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