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郡翱翔鬓未侵,鸳湖忽见一星沈。
簿书未是文翁志,誉毁难移子产心。
鹤梦已随秋气化,月华空照夜堂深。
吞声我有衷情泪,不为儿孙少橐金。

嘉兴柳郡侯挽

四郡翱翔鬓未侵,鸳湖忽见一星沈。

簿书未是文翁志,誉毁难移子产心。

鹤梦已随秋气化,月华空照夜堂深。

吞声我有衷情泪,不为儿孙少橐金。

注释:

  1. 四郡翱翔:指在四个郡的官任上飞黄腾达(四郡:指苏州、湖州、嘉兴、宁波)。
  2. 鸳湖:指浙江省的西湖。
  3. 文翁:西汉时蜀郡太守文翁兴修水利、教化百姓,使当地社会安定发展。
  4. 誉毁:称赞和诋毁。
  5.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子产,以公正严明著称。
  6. 鹤梦:比喻人的精神或理想。
  7. 秋气:形容岁月流逝。
  8. 夜堂深:夜晚的大厅深处。
  9. 吞声:默默忍受,不发一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哀悼诗,哀悼的对象是一位名叫柳郡侯的人。这位仁人志士一生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正直,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善终,最终被诬陷而死。诗人对此深感痛惜,于是写下了这首长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首联“四郡翱翔鬓未侵”,表达了诗人对柳郡侯仕途顺利,官至高位的欣慰之情。这里的“四郡”指的是苏州、湖州、嘉兴、宁波四个地方,而“翱翔”则暗示了柳郡侯在官场上的得意与顺遂。然而,这种顺利并没有给他带来长久的幸福,反而让他的鬓角过早地出现了斑白的痕迹。这一联虽然表面上看似在赞叹柳郡侯的政绩,但实际上却是暗含着对官场的讽刺和批评。
    颔联“鸥湖忽见一星沉”,则是对柳郡侯悲剧命运的直接描绘。这里“鸥湖”代指西湖,而“一星沉”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柳郡侯被陷害致死的情景。这一联不仅揭示了柳郡侯的命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颈联“簿书未是文翁志,誉毁难移子产心”,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柳郡侯的惋惜之情。这里的“文翁”是古代蜀郡太守李冰,他治理洪水有功,深受民众爱戴;而“子产”则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宰相子产,以清廉正直著称。诗人通过对比这两位贤良之臣的事迹,表达了自己对柳郡侯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当时的腐败官员们,他们的政绩并不如这两位贤臣般令人钦佩,反而因为贪腐而被世人所唾弃。
    尾联“鹤梦已随秋气化,月华空照夜堂深”则是对柳郡侯生前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描绘。这里“鹤梦”象征着柳郡侯的高洁品质和远大理想;而“秋气”则暗示了他的年华渐逝;“月华”则代表了他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景。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最终还是无法抵挡住世俗的冲击和诱惑。当柳郡侯去世后,他的理想和精神世界也随之消散殆尽。这既反映了诗人对柳郡侯的同情之心,也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不满与抗议。
    末联“吞声我有衷情泪,不为儿孙少橐金”则是诗人对柳郡侯的悼念之情的抒发。这里的“吞声”表示诗人无法公开表露自己的感情;“衷情泪”则是对自己悲痛心情的真实写照;“儿孙少橐金”则暗示了柳郡侯生前清贫的生活状况以及他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牵挂。整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柳郡侯的一生,既有对其生前政绩的认可,也有对其不幸结局的惋惜;既有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也有对其人生悲剧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