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虚窗借日明,层楼高压济宁城。
偶来此地扪碑迹,却喜无人识姓名。
麟凤他时空在野,江山千古未忘情。
乡关南望来时路,何日归舟促去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面面虚窗借日明,层楼高压济宁城。
这句诗描绘了太白楼的壮丽景象。”面面虚窗”指的是楼的窗户设计,使得每一面都是开放的,就像镜子一样能够反射出阳光,给人一种明亮通透的感觉。”层楼高压济宁城”则是形容太白楼高耸入云,仿佛能俯瞰整个济宁城。
偶来此地扪碑迹,却喜无人识姓名。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偶来此地扪碑迹”意味着他偶然来到了这个地方,想要抚摸一下曾经刻有文字的石碑。然而,”却喜无人识姓名”却让人感到有些失望,因为他发现没有人了解这些石碑上的姓名,这让他感到有些遗憾。
麟凤他时空在野,江山千古未忘情。
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麟凤他时空在野”是指古代传说中的麒麟和凤凰等神话中的神兽,它们常常被用来象征高贵和吉祥。而在这里,作者用”麟凤”来形容那些曾经辉煌一时但现在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迹,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之情。
乡关南望来时路,何日归舟促去程。
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乡关南望”是指作者向南望去,眺望着家乡的方向。而”来时路”则指的是他当初离开家乡时所走的路。在这里,作者通过”乡关南望来时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而”何日归舟促去程”则是说何时能够再次乘舟回家,完成自己的旅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太白楼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过去的留恋。此外,通过对家乡的表达,更增加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