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何处是云津,分得匡庐白鹿春。
庭草易沈先辈迹,书香仍继后来人。
品题山水谁留谶,变化云龙自有神。
珍重斯文今日意,篇诗聊复写吾真。
【注释】
云津:指江西九江的庐山。匡庐:即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北。白鹿春:指庐山有白鹿洞(宋时在此建书院)之盛况,故称。庭草:庭院中的花草。“易沈”二句:意思是说庭院中的花草很容易就淹没了先贤前辈的遗迹,但书香仍然流传着。品题(qǐnɡtí):评定诗文书画等作品的好坏优劣。谶(chèn):预兆或预示。变化:指事物发生质的变化。云龙:这里比喻人才。“珍重”二句:意思是说珍惜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用诗来表达自己对它的热爱之情,聊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江西云津书院题写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书院的喜爱和对人才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
首联:“西江何处是云津,分得匡庐白鹿春。”
这两句是诗人对书院位置的描述。西江指的是九江,而云津则是指庐山。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
颔联:“庭草易沈先辈迹,书香仍继后来人。”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赞美。庭院中的花草很容易就被淹没了,但书香却依然流传着,这是对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最好写照。
颈联:“品题山水谁留谶,变化云龙自有神。”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书院教育成果的评价。品题山水是指对山水进行评断与鉴赏,而变化云龙则是形容学子们才思敏捷、变化多端。诗人认为云津书院的教育成果非常出色,能够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实属难得。
尾联:“珍重斯文今日意,篇诗聊复写吾真。”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书院的祝愿。他希望云津书院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而自己则希望通过写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这也是对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