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压乌纱洒满罍,远承恩礼自霜台。
时经秋社和农醉,节近重阳趱菊开。
身事无端云漠漠,老怀何系野恢恢。
檐头却记前朝鹊,故向诗翁噪几回。
承巡按邓侍御旌奖檄至二首
花压乌纱洒满罍,远承恩礼自霜台。
时经秋社和农醉,节近重阳趱菊开。
身事无端云漠漠,老怀何系野恢恢。
檐头却记前朝鹊,故向诗翁噪几回。
注释:
- 花压乌纱洒满罍:形容诗人身着乌纱帽,头上的花朵如雨一般洒满了酒壶。
- 远承恩礼自霜台:指诗人远离家乡,在朝廷中受到恩宠,如同在霜台(皇宫)一样尊贵。
- 时经秋社和农醉:指秋天的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和农民们一同饮酒欢庆。
- 节近重阳趱菊开: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快到了,菊花也开始盛开。
- 身事无端云漠漠:指诗人的生活琐事繁多,如同云雾一般朦胧不清。
- 老怀何系野恢恢:指老人的心情无法像田野那样广阔无边。
- 檐头却记前朝鹊:指诗人回忆起檐头的喜鹊,它常常预示着喜庆的事情。
- 故向诗翁噪几回:指诗人曾经多次在诗中向诗翁(即诗人自己)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诗人以花压乌纱的形象描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恩宠的感激之情。接着,诗人又通过描述秋天的社日和农民们的欢庆,以及重阳节即将到来的情景,展现了自己与民间百姓的亲近关系。此外,诗人还通过提及自己的生活琐事、心情以及回忆往事等方式,展现了自己的心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朝廷恩宠的感激之情,又有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对个人境遇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和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