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符三载离京畿,问治看公后茧丝。
千里争夸谁政猛,万民应识此心夷。
官卑礼数承宽假,道在行藏敢背时。
杯酒桐江催缆解,不随花鸟怨春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严州留别郡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分符三载离京畿,问治看公后茧丝。
分封三年,我离开了京城的近郊,去到遥远的严州。这里的“分符”指的是古代皇帝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将其分封给地方官员,形成层层递进的行政管理体系。而“离京畿”则意味着我离开了朝廷的中心地带,来到了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在这里,我想请教你治理严州的经验,看看你在治理严州的政绩如何。

千里争夸谁政猛,万民应识此心夷。
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争相夸赞你的政绩有多么厉害,都认为你在治理严州时做到了公正无私、为民谋利。这里的“千里”表示全国范围,“万民”则是指广大的人民。而“争夸”则表现出人们对你的政绩的高度赞扬和期待。而“此心夷”则表示你的心地平和、公正无私,对待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官卑礼数承宽假,道在行藏敢背时。
虽然官职卑微,但我还是能够遵循宽厚的礼节来处理政务。这是因为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这里的“礼数”指的是政务中的礼仪和规范,“宽假”则表示我在政务中能够灵活运用政策。而“道在行藏”则表示我的做事原则是遵循道义,而不是盲目追求名利。而“敢背时”则表示我愿意为了正义去对抗世俗的眼光和压力。

杯酒桐江催缆解,不随花鸟怨春迟。
我们在这里共饮一杯美酒,然后依依不舍地告别。这里的“杯酒”代表着友情和离别的情感,而“桐江”则是严州的一条河流。这里的“催缆解”表示我们在离别之际解开了船缆,准备乘船离开严州。这里的“不随花鸟怨春迟”则表示我不想因为离别而感到遗憾,因为我知道春天总会回来的,而我也会带着美好的回忆回到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描写自己离开京城后在严州治理政绩的经历,表达了对严州郡伯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