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烟初散晓风凉,独自鞭羸到上方。
僧井水甘初试茗,佛堂炉冷更燃香。
摩挲老眼寻丹壁,拾飒麻衣挂麦芒。
欲问山门兴废事,古碑无字枕颓墙。

注释:

  • 出安定门偶至华藏寺:从安定门出来,偶然来到华藏寺。
  • 厨烟初散晓风凉,独自鞭羸到上方:炊烟刚刚散去,清晨的凉风吹来,我独自骑着瘦弱的马,前往寺庙的上方。
  • 僧井水甘初试茗,佛堂炉冷更燃香:和尚的井里水很甜,我试着品一口茶;佛陀的佛堂里火炉很冷,我又点上香。
  • 摩挲老眼寻丹壁,拾飒麻衣挂麦芒:用手抚摸着苍老的眼睛,寻找那传说中的丹砂石;捡拾着飒飒作响的老麻衣,挂起随风飘扬的麦芒。
  • 欲问山门兴废事,古碑无字枕颓墙:想要询问这座寺庙的兴废往事,可是那古碑上却没有字迹。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的游历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图景。首句“出安定门偶至华藏寺”,交代了自己的行程和目的地,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厨烟初散晓风凉,独自鞭羸到上方”两句,描述了寺庙周围宁静的环境以及自己孤独的游历状态。

第二联“僧井水甘初试茗,佛堂炉冷更燃香”则具体描写了寺庙的生活场景。僧井的水甘甜可口,是品尝茶叶的好地方;而佛堂中的火炉虽冷,却也让人感到宁静。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第三联“摩挲老眼寻丹壁,拾飒麻衣挂麦芒”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美景和作者的游历感受。摩挲着苍老的眼睛,寻找着传说中的丹砂石;捡拾着飒飒作响的老麻衣,挂在麦芒上随风飘舞。这些细节描写,既展示了寺庙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最后一句“欲问山门兴废事,古碑无字枕颓墙”则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寺庙兴废往事的好奇与探寻,但又因为古碑上没有字迹而感到遗憾。这种矛盾的情感,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深敬畏,也反映了他的内心挣扎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华藏寺的美景、体验寺庙生活以及表达对历史遗迹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