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弄天机几句诗,抛梁那更用新辞。
庭供午枕花饶笑,门换春风燕未知。
香袅篆烟帘卷后,白生虚室坐忘时。
藩篱撤尽无遮碍,乐地何须羡鲁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迁居四首》中的第四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拈弄天机几句诗,抛梁那更用新辞。
  • “拈弄天机”意指玩弄或操纵天地间的玄机。“几句诗”指的是一些诗句。整句表达了作者通过诗句来玩弄和操纵天地间的道理。
  • “抛梁那更用新辞”中的“抛梁”通常是指建造房屋时将横梁放下的动作,这里可能隐喻着放下心中的负担或者放下对新事物的追求。而“那更用新辞”则表明不必再使用新的言辞来修饰或表现。
  1. 庭供午枕花饶笑,门换春风燕未知。
  • “庭供午枕花饶笑”描述了在庭院中放置了鲜花,为午睡提供了舒适和愉悦的环境。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满足。
  • “门换春风燕未知”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但燕子却不知道春天已经到来。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1. 香袅篆烟帘卷后,白生虚室坐忘时。
  • “香袅篆烟帘卷后”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香烟袅袅升起,窗帘轻轻卷起,营造出一种幽静、祥和的氛围。
  • “白生虚室坐忘时”意味着在空旷的房间内静坐时,心无杂念,完全沉浸在某种境界中。这里的“虚室”可能是指心灵空间,而“坐忘时”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忘却一切的境界。
  1. 藩篱撤尽无遮碍,乐地何须羡鲁沂。
  • “藩篱撤尽无遮碍”中的“藩篱”指的是界限或障碍。这句诗意味着当一切都被解除,没有任何障碍时,快乐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 “乐地何须羡鲁般”中的“鲁般”指的是鲁班,春秋时期的巧匠。这句诗意味着在快乐之地无需羡慕那些技艺高超的人,因为自己也能创造快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理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哲理意味也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