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泉甘韵宿沾濡,分教应期雪俗污。
梦里云龙辞海子,笔端风月傍鄱湖。
钟声恬处看芹雨,书课忙边堕日乌。
后进有依亲有养,锦囊闲煞旧奚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语来分析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本首诗的译文是“惠泉甘韵宿沾濡,分教应期雪俗污;梦里云龙辞海子,笔端风月傍鄱湖;钟声恬处看芹雨,书课忙边堕日乌;后进有依亲有养,锦囊闲煞旧奚奴。”根据译文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惠泉甘韵”起兴,写送别的地点,渲染了送别时的凄清气氛。颔联用“梦中”和“笔端”两个意象,表达对秦用中前途的祝福与期盼。颈联用“钟声”和“书课”两个意象,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尾联以“锦囊闲煞”作结,既写出秦用中的才高八斗,也写出了自己的宽宏大量。

【答案】

译文:

惠泉甘味滋润着我的心田,我们分道扬镳的日子就在眼前。

梦里我如同云中的龙飞腾于海子之间,笔端绘出一幅幅风花雪月。

听到钟声时,看到细雨如茵,我想起您勤奋读书的身影,看到夕阳西下,我想起您辛勤备课的身影。

后辈有了依靠,亲人们也能得到供养,您的家业兴旺发达。

赏析:

这首诗是赠别词。全诗四句二十字,但并不给人以平铺直叙、单调枯燥之感。相反,它把离情别绪写得委婉曲折、深沉蕴藉,且意境高远,令人玩味不已。

首联写景。开头两句点出了地点、时间,渲染了离愁别绪的气氛。“惠泉甘润”,使人联想到苏轼《惠州一绝》中的名句:“罗浮山下四时春”(《惠州一绝》)。“惠泉”即指罗浮山之水,苏轼曾游罗浮山,并作《惠州一绝》,其中写到:“东新夏木阴阴合,罗浮山下四时春。”“甘润”二字,正是从东坡的“四时春”中提炼出来的。而这里又进一步说“宿沾濡”,则更显得离愁别绪的深长了。这两句还隐含着一个意思,就是虽然“惠泉”之美,“甘润”之佳,却无法消除作者心中的离愁别绪。

接下来是抒情。“分教应期雪俗污”,意为:分教应当如期而至,去洗刷世俗的污垢。“雪俗污”三字,既表明了送别者的态度,又表明了送别者的心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您的到来将会扫除世俗的污垢。这里的“应期”一词,不仅表明了送别者对秦用中的一片殷切的希望,而且还表现了送别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希望他早日到来。

第三联为送别诗中最精彩的部分。这一句的意思是:在梦中,我像云龙那样飞腾于海子之间;在笔端,我画出了一幅幅风花雪月的图画。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秦用中的祝愿,希望他能有出色的前程;另一方面,也是对二人友谊的美好回忆。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实相间的方法,使读者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友情的美好。

第四联是全诗的重点部分。上句的意思是:听到钟声的时候,看到细雨如茵,我想起你勤奋读书的身影。下句的意思是:看到夕阳西下,我想起你辛勤备课的身影。这两句诗通过想象的方式,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情景画卷:分别之际,两人依依不舍,不忍分离。他们相互告别的场景是如此的生动形象,仿佛就在眼前。

末联是送别诗的收束。这一联的意思是:后生晚辈有了依靠,亲人们也能得到供养,您的家业兴旺发达。这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送别的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两句写景,中间二联抒情,末联收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