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墨券亦何须,夜白三年照老夫。
垂耳岂终愁伏枥,嘶风应不惮长途。
燕昭果解台高筑,骏骨谁云世绝无。
伯乐几时来冀北,石翁诗话遍江湖。
林光《订马代简戏答王都给事》赏析解析明代诗人林光诗意及文化意义
- 诗歌原文与翻译
- 东坡墨券亦何须,夜白三年照老夫。
- 垂耳岂终愁伏枥,嘶风应不惮长途。
- 诗中关键词解读
- 夜白:指月光如白的骏马,象征诗人自比为一匹驰骋疆场的良驹。
- 伏枥:指老年马在厩中休息,暗示诗人晚年仍怀壮志,不愿安于现状。
- 诗句意境与情感
- 诗句通过对比东坡的墨迹和夜白的光芒,表现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垂耳、嘶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诗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生动画面,彰显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历史文化背景
- 宁远国王回赠的“玉花骢”和“照夜白”成为唐玄宗最喜爱的坐骑,象征权力和荣耀。
- 艺术特色与手法
- 诗中使用典故,以历史人物和典故为依托,增强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深度,使诗歌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 社会影响与评价
- 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