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头烂额死灯檠,衣袖频频拂不惊。
幽暗几多清寂处,不知何事苦投明。

【注释】

灯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火眼的昆虫,能在烛光中看见人的面容。这首诗以诗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物的喜爱之情。

焦头烂额死灯檠(qíng jǐng):形容灯蛾被烛火烧焦的样子,也比喻人因失败而狼狈不堪。灯檠是古代用来悬挂灯的器物,这里代指“蜡烛”。

袖(xiù)袖频频拂不惊:衣袖轻轻一拂,灯蛾就不动了。

幽暗(yōu àn):昏暗;阴暗。

几多:多少。

清寂(qīng jí):安静;寂静。

不知(zhī bù):不知道,不了解。

苦投明:痛苦地投向光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描写灯蛾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的恐惧和厌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首句“灯蛾”直接点题,描绘了灯蛾被火焰烤焦的情景,形象生动。第二句“衣袖频频拂不惊”则通过衣袖轻轻一拂,灯蛾不动的情节,表现了灯蛾对光线的敏感和畏惧。第三句“幽暗几多清寂处,不知何事苦投明”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一方面渴望光明、向往光明,另一方面又恐惧光明、厌恶光明,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灯蛾与光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的恐惧和厌恶。同时,诗歌中还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情感和经历,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