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东接义安城,俯盼洪流一战兢。
何事鳄鱼驱已久,恶溪犹有恶之名。

【注释】

过恶溪:经过这条恶溪。

东:在方位词的前面。义安城:即今安徽歙县,古属徽州府地。洪流一战兢:形容河流湍急,水势浩大。

何事鳄鱼驱已久:为什么河里的鳄鱼已经很久没有被赶走了?

恶溪犹有恶之名:尽管河水很浑浊,但是人们还是称它为“恶溪”。

【赏析】

《过恶溪》是南宋诗人汪应辰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红桥、义安等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当地恶溪的厌恶之情,同时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关注与思考。

首句“红桥东接义安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座红色的小桥横跨在河流之上,桥头是古老的义安城。这里的红桥可能是诗人特意为描写而建造的,也可能是当地的传统建筑。红桥的出现增加了诗歌的色彩和动感,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

第二句“俯盼洪流一战兢”,则转入了对河流本身的描述。这里用“俯盼”一词,表现出诗人站在高处向下望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河流的敬畏之情。诗人的目光紧盯着汹涌澎湃的洪流,感受到了它的壮观与危险。

第三句“何事鳄鱼驱已久”,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河里的鳄鱼已经很久没有被赶走了呢?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担忧。鳄鱼长期生活在河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诗人的提问,则是对这种现象的思考和探究。

最后一句“恶溪犹有恶之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恶溪的态度。这里的“恶溪”并不是指真正的河流,而是比喻那些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地方。虽然这些地方的名字不好听,但它们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那些被污名化的地方的不满和谴责,同时也呼吁人们要关注这些被忽视的环境问题。

这首诗通过描绘红桥、义安城等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切和忧虑。通过对河流、鳄鱼以及恶溪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