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传通报到儒扉,谁信荣华有是非。
昨夜南溟落归梦,白云遮断钓鱼矶。
诗句
1 偶传通报到儒扉:这句话描述了意外地接到通知,传达消息的场景。”偶传”意味着这是一次偶然的、出乎意料的发现或消息;”通报”则是指官方的通知或消息;”儒扉”则可能指的是儒家学者的住所或门楣,暗示这是一个与学术或文化相关的事件。
谁信荣华有是非:这句表达了对人们是否相信富贵和荣耀背后可能存在争议或不公的疑问。”谁信”是对读者提问,询问他们是否相信这一点;”荣华”通常指财富和荣誉,而”有是非”则意味着这些事物可能伴随着问题或者争议。
昨夜南溟落归梦:这句描述的是梦境中的南溟(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如大海)的景象。”昨夜”表明这个梦境发生在不久前;”南溟”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海域;”落归梦”表示梦境中的事物像从高空坠落一样回到梦中。
白云遮断钓鱼矶:这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其中白云遮住了钓鱼的岩石。”白云”指的是天空中白色的云彩,”遮断”意味着遮挡或阻断;”钓鱼矶”则可能是指一个用于钓鱼的平台或岩石。
译文
- A message unexpectedly reached the scholar’s doorway.
- Who believes prosperity and glory are devoid of controversy?
- The last night, dreams about the southern ocean fell back into my dream.
- White clouds blocked the fishing rocks.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富有哲理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首句“偶传通报到儒扉”带出了主题——意外的消息或启示,为接下来的思考埋下伏笔。接着,诗人提出了对于富贵和荣耀是否总是公正的问题,引发读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第三句“昨夜南溟落归梦”,通过梦境将现实与理想世界连接起来,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白云遮断钓鱼矶”则以自然景观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现象的看法,即有时候现实比理想更复杂,有时美好的事物也会受到干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他的深邃思想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