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刚讶井乾时,甲子春占雨不宜。
未识阴晴天意思,更将周易看明夷。
【注释】
- 辘轳:井边提水的用具。乾时:井干,井壁有纵横交错的木条。
- 甲子:天干地支纪时法中的第六个字,属马年。
- 阴晴:天气状况。
- 易卦:《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其中的《易经》是一部占卜和哲学著作。
- 明夷:指《周易·离卦》,离卦由上离下离组成,形状像火在天上燃烧,象征光明被遮盖。
- 占雨不宜:不宜预测下雨。
- 看明夷:读《周易·离卦》。
【赏析】
这是一首新年杂诗,诗人以自己的观察,结合天时,对即将到来的春天进行了描绘。
首句“辘轳刚讶井乾时”,写诗人刚看到井边辘轳转动,便惊异于井干时节的到来。井干,即井栏,是一种用来防止井水溢出的工具,它的形状像井壁上的木格一样交错排列。
第二句“甲子春占雨不宜”,则从时间角度进行描写。甲子,即天干中的第一颗星,代表马年,而马年正是雨水时节。诗人认为,此时应该避免预测下雨,因为按照易卦的《易经》来看,这时应当是“明夷”卦象,象征光明被遮盖,暗示着阴云密布,不适合下雨。
第三、四句“未识阴晴天意思,更将周易看明夷”,则是进一步解释自己的观点。诗人并不了解阴阳变化的道理,但他认为,既然根据《周易》来解读“明夷卦”,那么就应该相信阴云密布,不适合下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周易易经的理解和运用。诗人通过具体的描述和分析,展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他对于周易易经的信仰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