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夸与名,游晏在清都。
一抚天地悠,万障属虚无。
婉娈在须臾,高标不足沽。
浮云行止意,白日自迂睢。
抚心得自然,时为达者模。
【注释】
- 遗弃:抛弃。
- 夸与名:虚妄的追求。
- 清都:指清明的朝廷,也指清静的处所。
- 一抚:轻轻抚摸。
- 天地悠:宇宙的广漠。
- 万障:万物障碍。
- 婉娈:柔顺、和顺的样子。
- 高标:高尚的节操。
- 浮云行止意:比喻人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
- 自迂睢:形容人世纷杂,不脱俗套。
- 达者模:有道德修养的人,可以作为榜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情感。
首句“遗弃夸与名”,表达了对虚妄追求名利的不满。诗人认为,真正值得追求的应该是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第二句“游晏在清都”,诗人以游宴之乐来象征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虽然身处红尘,但心向往清高之地。
第三句“一抚天地悠”,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浩渺和万物存在的感慨。他认为天地之大,万物之繁,都无法与之相比。
第四句“万障属虚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看法。他认为所有的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不值得太过执着。
第五句“婉娈在须臾”,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美好瞬间易逝的感慨。他认为这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部分。
第六句“高标不足沽”,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品质和节操是无需刻意追求和炫耀的。它应该源于内在的修养。
第七句“浮云行止意”,比喻人世间一切功名利禄都是短暂的,如同浮云一般,转瞬即逝。
第八句“白日自迂睢”,形容人世纷杂,不脱俗套。诗人认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往往被各种名利所束缚,无法自由自在地生活。而真正的达者则能看清这一切,不被其困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最后一句“抚心得自然”,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和超然物外的境界的追求。他认为只有通过心灵的触摸才能真正体会到自然的真谛,并以此为榜样,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