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舄飖飖去不归,岩前明月自依微。
风吹洞口钟声远,露湿峰头鹤影低。
正向虚中想是白,翻因圆处觉生亏。
苍茫莫问仙凡事,一醉江头赋采薇。

【注释】

仙岩夜月:诗人在夜晚观赏月亮而写的诗。仙岩,山名。玉舄,传说中仙女所穿的鞋子。飖(yāo)——飘荡的样子。岩前,指仙岩的前面。依微,隐隐约约。风吹洞口钟声远:风吹进山洞里发出的声音远远传来。洞口,指山洞的入口处。虚中想是白,翻因圆处觉生亏,苍茫莫问仙凡事:想象月亮的圆形和白色,但觉得有亏缺之处。苍茫,迷茫。仙事,神仙的事情。江头,长江的岸边。赋采薇,《诗经·小雅·采薇》篇中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句子,后以“采薇”代指行役在外。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欣赏仙岩夜月的情景。

首句“玉舄飖飖去不归”,是说仙女穿着美丽的鞋子飘然而去,再也不回来了。“玉舄”即指仙女的鞋子,这里用作比喻,形容月亮皎洁明亮,光彩照人。“不归”,指月亮离开人间之后不再返回。接着两句写月亮在山前的景色,“岩前明月自依微”,“岩前”指的是山的南面,即仙岩的北面。“自依微”,意谓月亮在山上投下一片淡淡的光辉,使人感到它好像在山前徘徊着不肯离去。第三句“风吹洞口钟声远”,描写洞外风声和洞口钟声传得很远,这声音似乎随风飘向远方。第四句“露湿峰头鹤影低”,写山峰上露水打湿了栖息在那里的白鹤的影子,显得十分低下。这一句写出了山间夜晚的景象,给人以静谧、恬淡的感觉。最后两句写自己仰望夜空,想到月亮圆时洁白明亮,缺时则有缺损,不禁感叹不已。“苍茫”一词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奈。“仙事”,即神仙的事情,这里指自己的心事。“江头赋采薇”,是说自己正在江头赋诗,抒发感慨。“赋采薇”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原诗中有“谁彼东南隅?楚之广矣。雨霏霏,白石凿凿。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诗句,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全诗写景清幽,抒情细腻,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