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俎豆水云间,万里虹桥指顾还。
节义今传余阙庙,何人解忆古厓山。

【注释】

百年:指一百年的光阴。俎豆:祭祀用的木器,这里代指帝王的祭祀。水云间:水中云雾之中。万里桥:指横跨在长江之上的长虹桥,为宋孝宗时所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桥梁。余阙庙:指南宋抗金名将余阙的祠庙。古厓山:即文天祥的故乡崖山。余阙曾为崖山守臣,后来文天祥被俘后,余阙曾派人送书与文天祥,劝他投降宋朝。解忆古厓山:指文天祥被俘后,有人为他送行,并问他是否还记得古厓山这个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至元十九年(1283)被押北上路过余阙祠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忠义精神的怀念和对元朝统治的不满。

“百年俎豆水云间,万里虹桥指顾还。”诗的开篇即点出了时间——一百年过去了;地点——水云之间。这里的“俎豆”指的是帝王祭祀用的木器,也代指帝王的祭祀。诗人用“水云间”来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暗示着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寂寞。而“指顾还”,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节义今传余阙庙,何人解忆古厓山。”诗人继续描绘了历史的场景,指出现在的人们依然在祭奠余阙,但是又有谁能记得古厓山这个地方呢?这里的“节义”是指忠诚和气节,而“馀阙庙”则是纪念余阙的地方。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忠于国家、坚守节操的人们的关注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元朝统治者的讽刺和批评。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忠义精神的怀念和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