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官短发皂衣疏,江驿时来学步趋。
归去休骑割鬃马,底鸦稳卧胜篮舆。
【注释】
- 珥江驿口占八首:诗人在江边驿站的门口,用诗的形式表达对归途中所见景色的感受。
- 蛮官(mán guān):对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尊称。
- 短发皂衣疏:指少数民族官员的头发很短,身穿黑色衣服,衣着朴素。
- 江驿(jīng yì):指江边的驿站。
- 割鬃马:古代北方人常用来代指骏马。
- 底鸦稳卧:形容马匹安静而安稳地躺着。
- 篮舆(lán yú):古代一种人力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边驿站门前所作,表达了他对归途中所见景色的感受。
“蛮官短发皂衣疏”一句描述了少数民族官员的形象。他们头发短而稀疏,身着黑衣,服饰朴素。这种形象描绘了一个与中原截然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让人感受到异域风情。
“江驿时来学步趋”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江边驿站的情景。他在这里学习走路,模仿当地人的举止,表现出了一种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好奇。这反映了诗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接纳,也体现了他的谦卑态度。
“归去休骑割鬃马,底鸦稳卧胜篮舆”一句则是诗人对旅途中所见马匹的评价。他认为,尽管北方有骏马,但不如南方的黑马稳定可靠。这里的“底鸦”比喻黑马,表示它比白马更为稳重。而“篮舆”则是一种人力车,诗人认为其不如黑马稳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的偏好,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旅途中遇到的各种交通工具的看法。
这首诗通过描绘少数民族官员、江边驿站以及归途中的骑马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和尊重,以及对马的喜爱和对旅行工具的比较。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旅行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和感受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