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横素书,漆灯挂青焰。
引幞不耐眠,危坐意清宴。
瓦盆覆残茗,绮石当圜砚。
索笔赋短章,书成自精绚。
冷月侵疏槐,荒山噭荒鸡。
虫吟豆花中,叶坠石苔面。
垂头何所思,阑干忽凭遍。
一入静者怀,机锋似□箭。
恨无三益友,相对发绮辨。
露湿还松房,青林火不见。
夜坐读书有感效坡老作短诗寄允兆翁晋季豹三子
石床横素书,漆灯挂青焰。
引幞不耐眠,危坐意清宴。
瓦盆覆残茗,绮石当圜砚。
索笔赋短章,书成自精绚。
译文:
夜晚坐在石床上翻阅着白色的书籍,黑色的灯挂在青色的火焰中。
穿着官服的我不愿意睡觉,而是端坐在这里,享受着宁静和宴享。
用瓦盆覆盖着剩下的茶水,把彩色的石头放在圆形的砚台上。
拿起笔来写下简短的诗句,写完后自己感到非常满意。
冷月穿透稀疏的槐树,荒山里传来乌鸦的啼叫。
虫儿在豆花中鸣叫,树叶落在石壁上。
低下头思考着什么,偶然靠在栏杆上徘徊。
一旦进入静者的心中,就感觉到机锋像箭一样锋利。
恨没有三个益友,可以一起讨论并分辨清楚。
露水湿润了回到松房中的我,但那绿色的树林里的大火已经看不到了。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深夜读书时的感慨与思考的作品。首句“石床横素书,漆灯挂青焰”描绘出一种幽静而雅致的读书环境。第二句“引幞不耐眠,危坐意清宴”则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官场但却厌倦官场生活的无奈心情。第三句“瓦盆覆残茗,绮石当圜砚。”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读书时的场景,他不仅泡了一杯茶,还用彩色的石子作为砚台,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接下来的四句“索笔赋短章,书成自精绚”,表达了作者写作的兴致和才华。最后两句“冷月侵疏槐,荒山噭荒鸡”则描绘了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深夜中独自读书时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