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萧萧,风烈烈。上有慈乌栖复惊,返哺无由夜啼血。
李家孝子闻之谩愁绝,白首双亲嗟死别。昔年亲在未作官,家贫何以为亲欢。
如今有禄供甘旨,亲掩泉台呼不起。呼不起,将奈何,寒云碧草山之阿。
逢人欲语泪先下,流作沧江千顷波。总教风停木静乌飞去,孝子愁心终不磨。

这首诗的译文是:树木萧疏,秋风猛烈。上面的慈鸟因风而惊飞,夜半啼血,无法哺其雏。

李侍御听了这诗,感到十分忧愁,白发双亲已离世,他哀叹与亲人的永别。

当年父母健在,未做官时,家里贫穷,不能为双亲欢心。如今父母已故,有俸禄供养他们,双亲掩土而逝。

掩土而逝,又有何办法?只有寒云碧草、青山之阿。逢人欲语泪先下,流成沧江千顷波。

总教风停木静乌飞去,孝子愁心终不磨。

这首诗的注释是:木萧萧:树叶飘落的声音。风烈烈:风势猛烈。上:指上面。慈乌:乌鸦。

返哺:反哺,即反哺之义。比喻孝顺。无由:没有办法。夜啼血:指乌鸦在夜里哀鸣。

家贫何以为亲欢:家贫,指父母年老体弱,没有能力赡养自己。为亲欢,即尽孝之道。

今有禄供甘旨:今天有了俸禄,能够供给父母美食佳肴。甘旨:美味佳肴。

亲掩泉台呼不起:父母去世后,掩土而葬,人们呼喊也呼唤不起。泉台:坟墓。

将奈何:有什么办法呢?寒云碧草山之阿:指山间的寒冷和凄凉的景色。

逢人欲语泪先下:想跟人说点什么话,却先流下了眼泪。逢人欲语:想说话。

流作沧江千顷波:泪水像波浪一样涌出,汇成了沧江的千顷波浪。沧江:沧浪江,即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江河。

总教风停木静乌飞去:不管风吹停,树林安静了,乌鸦也会飞走。

孝子愁心终不磨:尽管悲伤的心情不会磨灭,但孝子的心始终如一。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悲凉的情感抒发对亡父的追思之情。前四句写景,渲染了一幅“慈乌”图;五至八句写事,写出作者的悲痛之情;后四句写情,表达作者对亡亲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