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恶鸟栖金屋,海上楼船驾飓风。
国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无功。
英雄俯仰成遗恨,元气分明托数公。
千古翔龙何处是,精魂依旧绕行宫。

【注释】

厓山:今属广东,在南海中。大忠祠,指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的祠庙。文天祥曾于至元十九年(1284)被俘,不屈而死。

恶鸟:指元军。金屋:指文天祥的故乡福建闽清县,其地有金字牌匾,故称。海上楼船:指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时,文天祥从海道逃往南方,但被元军追及,在潮州遇害。驾飓风:形容元兵来势凶猛。

国破:指元军攻破南宋。忠臣:指文天祥。惟有死:只有死才能报国。卷土亦无功:指元军虽败退,但并未真正灭亡南宋。遗恨:指元军虽败退,但未使南宋亡国,留下遗憾。俯仰:指文天祥生前为官、死后为神时的境遇。成遗恨:留下遗恨。元气:指国家。分明:明白清楚。托数公:指南宋皇帝赵显和一些忠臣。数公:指文天祥等几位忠臣。翔龙:指文天祥的英名。行宫:指文天祥祠堂所在地。精魂:指文天祥的精神或精神所依附的事物。依旧:仍然。

【赏析】

《厓山大忠祠》是一首悼念文天祥的七言绝句。作者通过歌颂文天祥的“忠”,表现了民族大义,表达了对南宋灭亡的悲痛心情。全词意境开阔,格调雄壮,笔力遒劲,语言质朴,情真意切,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诗的前两句以议论起笔,写元军南下的气势汹汹,以及南宋灭亡的命运。“人间恶鸟栖金屋”句,用“恶鸟”比喻元军,说这些元军如同凶恶的猛禽一般,纷纷栖息于金碧辉煌的南宋皇宫内。这里既写出了元军的凶残和残暴,也暗示出南宋王朝的腐朽和无能,从而突出了文天祥等人的英雄形象。“海上楼船驾飓风”,则描写元军南侵的情况,用“海上楼船”比喻元军的战船,“驾飓风”则描绘了元军战船乘风破浪的威武气势。“国破忠臣惟有死”两句,进一步写元军南下,南宋灭亡,但文天祥等忠臣却宁死不屈。“国破”与“忠臣”相对照,突出了“忠”的主题;“惟有死”与“惟有死”相对照,强调了“死”的意义。

第三四句,由前两句生发开来,写文天祥的事迹及其精神风貌。“天亡卷土亦无功”句,意为即使元兵败退,也不能算作功亏一篑,因为还有南宋王朝的存在,所以无法完成灭掉南宋的任务。“英雄俯仰成遗恨”句,意为英雄一生,荣辱兴衰,难以尽如人意,因此留下遗恨。“俯仰”即指人生,“卷土”则指失败后的东山再起,“成遗恨”即留下遗憾。这两句既表现了文天祥对元朝统治者的蔑视,也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失望和无奈。“元气分明托数公”句,意为南宋王朝的元气已经丧失殆尽,但仍然需要像文天祥这样的忠臣去继承和发扬光大。而南宋王朝也需要文天祥这样的忠臣去捍卫和恢复国家的尊严和荣誉。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等人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南宋王朝的期望和寄托。

最后一联,由前面的叙述转入对文天祥精神的颂扬。“千古翔龙何处是”句,意为文天祥的精神就像千年飞翔的巨龙一样,不知它现在在哪里?“精魂依旧绕行宫”句,意为文天祥的精魂仍然像一条游龙一样,环绕在南宋王朝的行宫周围,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这两句既赞美了文天祥的精神不朽,也为南宋王朝的未来增添了希望。

整首诗意境开阔,格调雄壮,笔力遒劲,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