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开阁自平津,几见功成得奉身。
逸老特蒙优诏赐,乞骸何用屡书陈。
东都饮饯辞供帐,南驿乘符速去轮。
归到宜春酒应熟,散金惟欲会乡人。

【注释】

  1. 古来:自古以来。2. 开阁:指建阁。3. 平津:指汉朝的丞相萧何。《汉史》载:刘邦欲封韩信为淮阴侯,萧何劝阻说:“诸将有功于国者,当各以爵邑食其人,不可废功而专名。”遂止。后用“开阁自平津”比喻自己处理政务。4. 几见:很少看到。5. 逸老:指隐逸的人。6. 优诏:特加的诏书。7. 乞骸:指请求告老还乡。8. 东都:洛阳。9. 南驿:南方驿站。10. 会:聚会,宴饮。11. 归到宜春酒应熟:回到家乡时,家乡的酒应该已经熟了。12. 散金:这里指散掉钱财,表示施舍。13. 会乡人:与乡亲聚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严公(严光)罢官归隐后,追赠严光为豫章太守时所作。诗中对严光的生平、品德作了高度的评价,并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高远,感情真挚。
    第一首: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二首其一
    严光解官回乡去,豫章郡府是他新家。自古以来,能建起宏伟府第的人不多,很少有功成名就之后能安然退隐的贤人。只有像严光这样隐居山林的人,才会得到朝廷的特加恩赐。严光虽然辞去了官职,但朝廷还是给他优厚的待遇和赏赐。这是多么令人羡慕啊!严光在官场上曾经担任过大司马之职,但他并不贪图权力,只是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辞官归隐后,得到了朝廷的多次挽留,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不愿再受世俗的干扰。严光的这种品质和情操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首: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二首其二
    东都洛阳的饯行宴乐已结束,南驿快马正催促着严光离去。严光即将踏上归途,家乡的亲人和朋友都在期盼着他的到来。严光虽然辞官归隐,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希望能够继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第三首: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二首其三
    严光回到家乡时,家乡的酒已经熟透了。严光离开朝廷回到家乡后,家乡的人们都非常想念他。他们希望有机会能够与他相聚,共同享受家乡的美酒。严光虽然辞去了官职,但他仍然关心着家乡的事务和发展。他希望能够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首: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二首其四
    严光回到家乡后,家乡的人们纷纷向他表示感谢。他们感谢严光为家乡所作的贡献和付出。严光虽然辞去了官职,但他仍然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和进步。他希望能够与家乡的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