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未至力先疲,才罢吾伊细咏诗。
暂借馀闲养情性,莫将过苦败身躯。
圣经浩博有馀味,人事纷纭无尽期。
羸却当年陶处士,萧然一枕卧皇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倦后偶成》的诗句和译文。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 工夫未至力先疲,才罢吾伊细咏诗。
- 注释: “工夫”是指用功或努力。“力先疲”意味着即使还没到应有的成果,就已经感到非常疲惫。“才罢”表示刚结束。“吾伊”可能指某个人。“细咏诗”表示细致地吟诵诗歌。
- 译文: 尽管还没到该有的成果,就感到已经非常疲倦了。刚结束了吟诵,我就开始感到疲劳。
第二句: 暂借馀闲养情性,莫将过苦败身躯。
- 注释: “余闲”指的是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养情性”意味着培养性情。“过苦”是指过度的痛苦。“败身躯”可能指的是身体受到伤害。
- 译文: 暂时借用剩下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性情,不要因为过度的痛苦而损害自己的身躯。
第三句: 圣经浩博有馀味,人事纷纭无尽期。
- 注释: “圣经”通常指《圣经》,即《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浩博”意味着广博。“有馀味”表明有很多值得品味的东西。“人事”指人世间的事情。“纷纭”形容事情多而复杂。
- 译文: 《圣经》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人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没有尽头。
第四句: 羸却当年陶处士,萧然一枕卧皇羲。
- 注释: “羸却”意味着衰弱或衰老。“当年陶处士”可能指的是陶渊明,一位著名的古代隐士。“皇羲”可能是对古代帝王的一种尊称。
- 译文: 由于年岁已高,我像当年的陶渊明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只睡一觉就感觉很舒服。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努力工作后的疲惫状态,以及他对于生活和工作的哲思。诗中通过对比“工夫”与“过苦”,“圣经”与“人事”的丰富与繁杂,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以陶渊明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理想。整体上,此诗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既积极又不失哲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