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吾地僻聚儒衣,三尺丝桐满架书。
细草幽兰秋径馥,清风明月夜窗虚。
固知圣教元无隐,惟有人心却是危。
记取当年箪食乐,残蝉斜日任悲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他秋日读书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

  • 关键词: 礼吾、地僻、聚儒衣
  • 注释: “礼吾”指的是“我”,表示作者自己。“地僻”指地方偏僻。“聚儒衣”则是指聚集在一起穿儒服。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偏远地区居住并穿着儒服的感慨。

第二句:

  • 关键词: 三尺丝桐
  • 注释: 三尺是指长度单位,这里指的是琴的长度。“丝桐”即琴。
  • 赏析: 描述了诗人拥有一把三尺长的古琴,并在上面放置了满满的书籍。

第三句:

  • 关键词: 细草幽兰
  • 注释: “细草”和“幽兰”都是形容秋天的景象。细草代表着秋天的草木已经变得纤细,幽兰则是指生长在幽静环境中的兰花。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一幅秋天景色,细草和幽兰在秋风中散发出阵阵香气。

第四句:

  • 关键词: 清风明月
  • 注释: “清风”和“明月”常用来比喻美好的自然景象或宁静的夜晚。
  • 赏析: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清风和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前。

第五句:

  • 关键词: 圣教
  • 注释: 这里的“圣教”指高尚的道德教化。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认为高尚的道德教化是普遍存在的,无需隐藏。

第六句:

  • 关键词: 人心
  • 注释: “人心”指的是人类的内心。
  • 赏析: 这句诗指出人类的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着危险,暗示人心难测。

第七句:

  • 关键词: 当年
  • 注释: “当年”指的是过去的时光。
  • 赏析: 这是诗人回忆过去的一段经历,可能是关于他在艰苦条件下仍然坚持学习的往事。

第八句:

  • 关键词: 箪食
  • 注释: 古代用竹子编成的饭盒。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回忆起过去读书时的生活,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能保持快乐。

第九句:

  • 关键词: 残蝉斜日
  • 注释: “残蝉”指的是即将凋谢的蝉,“斜日”指的是太阳斜射。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凄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