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自回中。陇山晴,秋云空。上之回,自终南。罢期门,调云骖。
上之回,自岱宫。带三观,盘六龙。上之回,自汾河。泛楼船,横棹歌。
上之回,自灊岳。射赤蛟,导神雀。上之回,自大宛。驾龙驹,飞凤幰。
居九重,垂衣裳。一人端拱,千祀无疆。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是汉魏时期乐府诗的统称。它包括汉魏时乐府采集、整理、创作而成的歌曲,以及汉代乐府民歌和魏代文人拟作的诗篇。其中《上之回》这首诗出自汉乐府《相和歌辞》。
译文:
登上华山的最高峰,从回望中看到远处的群山。陇山上秋高气爽,天空晴朗无云。登上华山的最高峰,从终南山下来。停止观看美景后,调教着云驾的马儿。
登上华山的最高峰,从岱宫出发。佩戴三颗珠子,绕着六条龙。登上华山的最高峰,从汾河出发。乘船泛水,歌声横飞。
登上华山的最高峰,从灊岳出发。射杀赤色的蛟龙,指引神雀飞翔。登上华山的最高峰,从大宛出发。驾驭着龙驹,飞腾着凤旗。
居住在九重天的宫殿里,穿着衣裳。一个帝王端坐于帝座,千世万代都不会有尽头。
注释:
- 上之回:登上高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 自回中:从回望中看到远处的群山。
- 陇山晴:陇山(今甘肃省东部)天气晴朗,秋高气爽。
- 秋云空:秋天的天空空旷,没有云彩。
- 期门:汉代皇宫门名。
- 罢:停止。
- 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省境内。
- 调云骖:调教着云驾的马儿。
- 岱宫:泰山宫,在今山东省泰安市。
- 三观:三颗珠子。
- 盘六龙:绕着六条龙。
- 汾河:汾水,发源于山西宁武县,流经太原市,至晋源区注入晋阳城北,古称“晋阳”,即今天的太原市。
- 泛楼船:乘船泛水。
- 横棹歌:横着桨划水,唱歌。
- 灊岳:灊山,在今安徽省霍山县。
- 射赤蛟:射杀赤色的蛟龙。
- 导神雀:指引神雀飞翔。
- 大宛:大宛国,西汉时的西域国,在今新疆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
- 驾龙驹:驾驭着龙驹。
- 飞凤幰:飞腾着凤旗。
- 居九重:居住在九重天的宫殿里。
- 垂衣裳:穿着衣裳。
- 端拱:端坐。
- 千祀:千秋万代。
赏析:
《上之回》是一首描写登华山景色的诗歌。诗人描绘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华山美景,如站在高处眺望远处的群山,以及从不同地点欣赏华山的壮丽景色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华山的雄伟壮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