鞅掌思将适野情,偶缘风火便相婴。
悬知智鄙同为虐,且喜闲忙总不行。
服饵转令谙物性,静思因得检平生。
医经士典都馀策,一卷《南华》万物平。
卧病
鞅掌思将适野情,偶缘风火便相婴。
悬知智鄙同为虐,且喜闲忙总不行。
服饵转令谙物性,静思因得检平生。
医经士典都余策,一卷《南华》万物平。
注释:
卧病:生病躺在床上。
鞅掌思将适野情:意思是说,身体不适,心情也烦乱,想到野外去散散心。鞅掌,指身体不适,形容病重的样子。
偶缘风火便相婴:意思是说,偶然遇到风和火灾的事情(就发生了意外)。缘,这里是遭遇的意思。
悬知智鄙同为虐:意思是说,知道聪明和愚蠢都是坏事(一起作恶)。悬知,是预先知道的意思。
且喜闲忙总不行:意思是说,幸好没有时间去忙碌,所以没有事情去做(总是有空闲的)。且喜,意思是说,幸亏。
服饵转令谙物性:意思是说,服用药物后,对事物的属性有所了解。服饵,这里指服药。
静思因得检平生:意思是说,静下心来思考,因此能够回顾自己的一生。因得,是因为得到。
医经士典都余策,一卷《南华》万物平:意思是说,医书典籍中还有很多办法,而《南华经》却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一卷《南华》,一本《庄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因病卧病在床时的感受和思考的诗。全诗分为四句,每句话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
首句“卧病”,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状态。卧病,即生病卧床。这一句简洁明快地描绘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
次句“鞅掌思将适野情”,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状态。鞅掌,指的是身体不适,形容身体不适的样子,也比喻人的心情烦乱。思将适野情,即想外出散散心。这里的“适”字,可以理解为寻求一种解脱或释放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寻找一种宁静或平和的环境。
第三句“偶缘风火便相婴”,则是对第二句的具体化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遇到了一些突发事件(如风火),所以产生了意外的麻烦。这里的“缘”字,可以理解为偶然的原因,也可以理解为必然的结果。
第四句“悬知智鄙同为虐”,则是对第三句的具体化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道聪明和愚蠢都是坏事(一起作恶)。这里的“悬知”和“知”字重复使用,可能是为了强调诗人的清醒或觉悟,也可能是为了增加诗歌的韵律美感。
第五句“且喜闲忙总不行”,则是对第四句的具体化补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幸好没有时间去忙碌,所以没有事情去做(总是有空闲的)。这里的“且喜”和“喜”字重复使用,可能是为了强调诗人的轻松或愉悦,也可能是为了增加诗歌的节奏感。
第六句“服饵转令谙物性”,则是对第五句的具体化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服用药物后,对事物的属性有所了解。服饵,这里指服药。转令,即转而使得、使得……变得明白或理解的意思。
第七句“静思因得检平生”,则是对第六句的具体化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静下心来思考,因此能够回顾自己的一生。因得,是因为得到。
第八句“医经士典都余策,一卷《南华》万物平”,则是对整首诗的升华和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医书典籍中还有很多办法,而《南华经》却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医经,指医学典籍。士典,指古代的书籍。都余策,即剩下的方法。卷《南华》,《南华经》的简称。
整首诗通过诗人生病卧床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疾病的描写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敬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即注重养生、追求精神境界、关注自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