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贞白旧高楼,傲兀风埃六十秋。
楚聘寻常来北郭,鲁呼前后只东丘。
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
前辈风流惟此老,天公多为后生留。
这首诗是赠给朱孝廉的。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百年贞白旧高楼,傲兀风埃六十秋。
“贞白”指的是清廉正直的品质,“风埃”则是指世俗的纷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朱孝廉一生廉洁自守、不随波逐流的赞赏。六十年的岁月沧桑,诗人用“傲兀风埃”来形容朱孝廉在世俗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质,不随波逐流。楚聘寻常来北郭,鲁呼前后只东丘。
“楚聘”指的是楚国的聘请,“鲁呼”指的是鲁国的召唤。这里的“来北郭”、“前”和“后”都是形容朱孝廉的名声远播,无论是楚国还是鲁国,都有人慕名而来,希望能够一睹其风采。而“东丘”则可能是朱孝廉居住的地方,诗人用“只”字表明了朱孝廉在众多贤才中显得特别突出。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
这句话描绘了朱孝廉勤奋好学的形象。“书抄满箧”意味着他的书籍数量庞大,需要满满一大箱才能装下;而“手抄”则强调了这种学习态度的认真和投入。而“诗草随身半在舟”则描述了他出行时携带着大量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前辈风流惟此老,天公多为后生留。
这句话是对朱孝廉的评价。诗人将朱孝廉比作前辈中的风流人物,认为他在前辈中独树一帜。而“天公多为后生留”则是诗人对于年轻一代的一种期许,希望他们能够效仿朱孝廉的风范,继续传承文化、弘扬美德。
整首诗通过对朱孝廉一生经历的描绘,赞美了他的品质和才华,同时也传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