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雉市万尘趋,水北还容陋巷居。
三尺素桐陶靖节,百篇华赋马相如。
心抛世俗争为事,手录时贤未见书。
欲继姓名高士传,怕君嫌我近睢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赠俞隐居
水南雉市万尘趋,水北还容陋巷居。
三尺素桐陶靖节,百篇华赋马相如。
心抛世俗争为事,手录时贤未见书。
欲继姓名高士传,怕君嫌我近睢盱。

【注释】

  • 水南:指水边的南面;
  • 雉市:古代集市;
  • 水北:指水边的北面;
  • 还容:形容简陋的住所;
  • 三尺:指竹简或纸片的长度约为一米左右;
  • 陶靖节:指晋代陶渊明,字元亮;
  • 马相如:指西汉时期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
  • 心抛世俗:意为摒弃世俗的欲望与追求;
  • 争为事:意为争夺名利的事情;
  • 手录时贤未见书:意为亲手抄写当代贤者的作品而未见其书;
  • 高士传:指的是记述古代高洁之士的传记;
  • 睢盱(xī xū):形容斜视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指嫉妒或者不安的眼神。

【译文】
水南边集市里尘埃飞扬,水北边简陋的小巷住着人。
用三尺长的竹简书写的清廉志气,如同陶渊明一样恬淡自守;
用百篇华丽的辞赋描绘出世间繁华,如同司马相如一样才情横溢。
心中抛弃了世俗的纷扰和争夺,只为了追求学问和道德。
亲手抄写当代贤者的诗文作品,却未曾见到他们的书信。
想要在高士传中续写自己的名字,却又害怕你因为我的近况而嫌弃。

【赏析】
此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俞隐居的深厚情谊和崇高敬意。诗中的“水南”与“水北”象征着朋友的生活环境,分别代表着世俗与隐逸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生活方式,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首联“水南雉市万尘趋,水北还容陋巷居。”描绘了朋友生活在喧闹的市集中与简陋的小巷里,反映了他远离尘世喧嚣,选择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方式。

颔联“三尺素桐陶靖节,百篇华赋马相如。”则是对朋友人格的赞扬。诗人引用了陶渊明和司马相如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来表达对朋友高洁品格的敬仰之情。

颈联“心抛世俗争为事,手录时贤未见书。”进一步揭示了朋友的高尚品质。他舍弃了世俗的追求,专心致力于学问和道德的实践。同时,他虽亲手抄写了大量文献,但并未有机会亲自阅读这些作品。

尾联“欲继姓名高士传,怕君嫌我近睢盱。”则是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担忧。他希望能够被记载在高士传中,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但同时也担心因为自己的现状而让你感到失望或不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及其高尚品德的钦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