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门终日痼烟霞,写得东南处处佳。
湖上烟波志和宅,山阴风雪戴逵家。
老僧引涧穿新竹,童子和云扫落花。
揖客入门如有影,石墙松盖夕阳斜。
【注释】
家藏:家中所藏。刘松年:北宋画家,善画山水、人物。方:即“幅”。痼烟霞:终日与烟雾缭绕的景色为伴。志和宅:志和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字,这里指隐士王勃。戴逵:东晋画家,善画山水。引涧:引泉水。童子:年轻的徒弟。石墙松盖:石砌的墙,青苔覆盖的大松树。夕阳斜:夕阳西下。
【译文】
家中收藏着刘松年的画作,终日与烟雾缭绕的景色为伴,描绘出东南各地的美丽景色。
湖上烟波浩渺,志和的宅地;山阴风雪弥漫,戴逵家的庭院。
老僧引导着山泉,穿过竹林,滋润着嫩竹;童子手执扫帚,清理着飘落的花瓣。
主人热情好客,好像影子一样迎接宾客;石墙旁,青苔覆盖的大松树,夕阳西下,斜照进来。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收藏的一幅《松林高士图》。画面上,山峦叠嶂,层岩耸翠,苍松郁郁,古木参差。山下,清流潺潺,水边绿草如茵,几间茅屋隐于林荫之中。一位高士在山林中漫步,神态安详。远处,一片烟波浩渺,一帆孤舟,正欲渡江而去;近处,一座山阴小宅,掩映在风雪之中。画面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全诗以“家藏”开篇,点明了主题。首句交代了作品的背景。次句写“终日痼烟霞”,表明了作品中所描绘的景致具有一种超逸脱俗的美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第三、四两句则通过描绘“志和宅”与“戴逵家”,展现了江南名士隐逸生活的闲逸之趣。最后,“引涧穿新竹”、“和云扫落花”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诗的最后四句,则表现了主人热情好客、待人接物的真诚态度。“揖客入门如有影”,“石墙松盖夕阳斜”,形象地刻画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暗示了作者与主人的深厚友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