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生天地中,万形同一钧。
小大各自齐,聚散常相因。
高岸忽为谷,沧海亦飞尘。
弱质非金石,谁能独久存。
生世六七十,永者仅百年。
相去几何许,等死焉足论。
仙人庄子休,为君颇开陈。

诗解析

第一联:物生天地中,万形同一钧。

  • 注释:万物生于天地之中,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一个核心思想,即宇宙间所有事物虽然形态不同,但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法则和原理。这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哲学探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与理解。

第二联:小大各自齐,聚散常相因。

  • 注释:无论是微小还是庞大,它们都遵循着相似的规律,聚集与分散总是相互关联的。
  • 赏析: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循环性,即使是看似对立的元素——大小、聚散,也遵循着一种不变的规律。这种观点在古代哲学中常见,反映了一种朴素的世界观。

第三联:高岸忽为谷,沧海亦飞尘。

  • 注释:突然之间,高山变成了山谷,大海也卷起尘土,象征着事物的无常与变化。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高山和大海的迅速变化,表达了一种对无常世界的感叹。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

第四联:弱质非金石,谁能独久存。

  • 注释:脆弱的身体不似金石,谁能长久地存在。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力的怀疑和对个体存在的质疑。诗人在这里用“金石”作为坚硬和持久的象征,反观自身,表达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第五联:生世六七十,永者仅百年。

  • 注释:人生短短六十年或七十载,长寿的人也只不过百年而已。
  • 赏析:此句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短暂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长寿的渴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第六联:相去几何许,等死焉足论。

  • 注释: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呢?等到死亡时又怎么谈论。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生死界限模糊的认识,指出人们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和接受生命的终结。

第七联:仙人庄子休,为君颇开陈。

  • 注释:仙人庄子(可能指庄子)为你略述一二。
  • 赏析:最后两句是诗人向读者传达一种启示,通过引用历史上著名的道家人物庄子来阐述他的思想。这里的“开陈”指的是阐述和解释,诗人通过这种方式鼓励读者深入思考和理解他的观点。

结论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对人类生命短暂的反思,展现了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和生命的赞颂,也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一次深刻探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