戋戋抱微禀,自拟犹蓱蓬。
企瞻先哲民,终羞绝萝松。
追随不越群,胡足为不同。
何为荡荡世,亦复此不容。
无闷见君子,先师尝发蒙。
平平王道间,万厉频交攻。
苟无反躬术,何以御诸凶。
皇仁卒全物,莫高匪玄穹。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第一句: “戋戋抱微禀,自拟犹蓱蓬。”
- 注释: “戋戋”指细微,”抱”为携带、拥有,”微禀”即微小的禀性。”自拟”表示自我定位。”犹”是比拟之意,”蓱蓬”通常比喻微不足道或不出众的人。
- 译文: 小小的我带着微小的禀性,自我定位如同小草中的一棵蓬蒿。
- 第二句: “企瞻先哲民,终羞绝萝松。”
- 注释: “企瞻”意味着仰望或期盼。”先哲”指的是古代有智慧的贤人。”绝萝松”形容高洁的品格。
- 译文: 我仰望那些古代贤人的崇高品质,内心感到羞愧,因为我自己就像那被风吹落的萝草松树。
- 第三句: “追随不越群,胡足为不同。”
- 注释: “不越群”表示不出类拔萃,”胡足为不同”意为有什么资格与众不同。
- 译文: 我追求的是卓越而非与众不同,我没有什么资格与他们不同。
- 第四句: “何为荡荡世,亦复此不容。”
- 注释: “荡荡”指宽广广大,”此不容”意指这样的世界容不得我。
- 译文: 我所追求的世界是如此广阔广大,但我又有什么可以容身的呢?
- 第五句: “无闷见君子,先师尝发蒙。”
- 注释: “无闷”指没有烦恼,这里用作敬称。”先师”是对先师的尊称,常用于表达对师长的尊重。”尝发蒙”意为曾开蒙授业,教导学生。
- 译文: 见到您这样一位贤明之人,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您曾经教导过我。
- 第六句至第八句: 这几句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的追求,其中涉及到了王道、仁政和皇恩等概念。
第九句: “平平王道间,万厉频交攻。”
- 注释: “平平王道”可能是指国家政治的平稳发展。”万厉”指无数困难和磨难。”频”是多次的意思。
- 译文: 在这平稳的政治环境下,我们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和困难。
- 第十句:”苟无反躬术,何以御诸凶。”
- 注释: “反躬术”指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御诸凶”意指应对各种危险和威胁。
- 译文: 如果我们没有反思自身错误的本领,又怎能抵挡住外界的种种邪恶呢?
- 第十一句:”皇仁卒全物,莫高匪玄穹。”
- 注释: “皇仁”指皇帝的仁慈。”卒全物”意指最终保全了所有事物。”莫高匪玄穹”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强调皇帝的恩泽无边无际。
- 译文: 在皇帝的仁慈之下,所有的事物都得到了保全,没有人能超越皇上的恩泽。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我与他人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蓱蓬”暗示渺小的自我,而”皇仁”则表达了一种对皇帝仁慈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