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拟老,老状日已至。
饮量复减昔,三饮已复醉。
诗来亦信口,甲乙懒排次。
遐览天地间,何物如我贵。
所恨每自丧,长失本然味。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四十不拟老,老状日已至。
饮量复减昔,三饮已复醉。
诗来亦信口,甲乙懒排次。
遐览天地间,何物如我贵。
所恨每自丧,长失本然味。
注释:
①四十不拟老:年纪到了四十岁就不准备老了,即不再追求长寿。
②老状:衰老的样子。
③饮量复减昔:饮酒的量又比从前减少了。
④甲、乙:指诗歌的韵律格式。
⑤遐览:远观,广泛地观看。
赏析: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之一,表达了对老去的感叹和对酒量的怀念。
第一句“四十不拟老”,诗人以“四十”作为年龄的一个节点,表示自己已经不再追求长寿,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随性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拟”字有模仿、仿效的意思,表明诗人在面对衰老这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时,选择了不再刻意追求长寿,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第二句“老状日已至”。这里用“日已至”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衰老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衰老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第三句“饮量复减昔”。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饮酒的情景,那时的饮酒量要比现在大得多。这句反映了他对于过去饮酒量的怀念,也暗示了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的酒量也在减少。这种变化可能与身体的变化有关,也可能只是个人习惯的改变。
第四句“三饮已复醉”。诗人再次提到饮酒,这次是因为他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松地喝上三杯就醉了。这里的“已复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饮酒能力的无奈和自嘲,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在的遗憾。
第五句“诗来亦信口”,诗人开始随意吟诵起诗来,这里的“信口”是指随意地表达,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一种随性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某种程度的自由追求。
第六句“甲乙懒排次”,诗人对于诗歌的韵律格式感到厌倦,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对待排列顺序和韵律规则。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诗歌形式的某种程度的反叛和不满。
第七句“遐览天地间,何物如我贵”。诗人开始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发现世间万物都无法比拟自己的尊贵地位。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世界的超然态度。
第八句“所恨每自丧”,诗人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自己的本性和本真的味道。这里的“自丧”是指由于外界因素而使自己失去了原有的品质或特点。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失去纯真本质的哀叹和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的回顾和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衰老、生活变化以及传统诗歌形式变迁时的复杂情感和心态。它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一次回顾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