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辰盛文化,畿吴富登庸。
蝉联首四方,蔼蔼来毛公。
翼翼宝玉执,桓桓岱山崇。
翊亮总王礼,启沃谐王衷。
三朝补缺衮,百辟詹清风。
职思谨诏相,不絿亦不竦。
公薨后吊恤,哀荣天壤终。
解析:
1. 诗句解读:
- “休辰盛文化” 表示在喜庆的日子里,文化得到了繁荣。”休”在这里有休息、庆祝的意思。“文”指文化,“化”为变化。
- “畿吴富登庸” 中的“畿”指的是京城附近的地方,“吴”指代吴地(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富”意为富饶,”登庸”是选拔、任用的意思,整体描述的是吴地的富裕和选拔贤能。
- “蝉联首四方” 中的“蝉联”意味着连续不断地出现,“首四方”可能指的是领导者或重要人物出现在四方各地,强调了其重要性和广泛的影响。
- “蔼蔼来毛公” 描述的是毛公的到来,给人一种亲切和蔼的感觉。“蔼蔼”形容人或事物温和、和善的样子。
- “翼翼宝玉执” 中的“翼翼”形容态度恭敬、谨慎,”玉”通常代表美好、尊贵,“执”可能指的是持物,此处可能指持有重要的物品或责任。
- “桓桓岱山崇” 中的“桓桓”形容威武,“岱山”是泰山的别称,常被视为崇高的象征,“崇”则表示尊崇、高大。
- “翊亮总王礼” 中的“翊”,辅助、支持之意,”亮”可能是明亮、光明之意,“总王礼”可能是指主持或管理国家的礼仪。
- “启沃谐王衷” 中的“启”,开导、启蒙,”沃”意为滋养、丰富,“谐”是和谐的意思,“衷”是中心、核心。这句话可能是说通过教导和启发使君王的内心达到和谐。
- “三朝补缺衮” 这里的“三朝”可能指的是三个朝代,“补缺衮”中的“衮”是古代帝王的一种服装,象征着地位和权力,补缺可能意味着弥补不足之处。
- “百辟詹清风” 中“辟”指官员,“詹”是追求、向往的意思,“清风”象征廉洁奉公,整句可能表示百官都追求清廉的政治风气。
- “职思谨诏相” 中的“职”指职责,“思”是思考,“诏相”可能是指辅佐君王的重要角色,“谨诏相”强调对君王的忠诚和尽责。
2. 译文:
尚书内相毛文简公挽辞
在喜庆的日子文化得到繁荣,京城附近的吴地富饶且出才子。
毛公连续担任四方的领导职位,他的到来让人感到亲切与和蔼。
手中拿着珍贵的玉器,举止庄重而威严。
毛公辅助君王治理国事,开导并启迪君王内心的智慧。
经历了三个朝代,毛公始终如一地维护国家政治的清明。
百官都渴望追求清廉的政治风尚。
毛公的职责是谨慎地辅佐君王。
毛公逝世后受到广泛的哀悼和纪念,他的荣耀将永远留在天地之间。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毛文简公生前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其在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诗中多次使用“盛”、“富”等词来形容毛公的成就和影响力,体现了其卓越的领导力。同时,通过对毛公逝世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和对其精神的怀念。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感情真挚,是对毛文简公一生的高度评价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