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楼依北固,舍宅望西江。
竹远通金磬,杉高并石幢。
龙归云压栋,蜃起月沉窗。
孰是髯居士,前身合姓庞。

【注释】

清源寺:位于浙江杭州,是南朝时梁武帝萧衍所建的佛寺。晚唐诗人李商隐曾游历于此,并写下《题清源寺》诗三首,此为其中的第四首。

五言近体:唐代的一种格律诗。

  1. 舍宅望西江:把房子卖掉,住在寺庙中,望着西边的江流。
  2. 竹远通金磬(qìnɡ):竹林远远地伸进耳朵里可以听到如同敲击金属磬的声音。这里比喻寺院中的钟声悠扬传遍四野。
  3. 杉(shan)高并石幢(chuáng):杉树高大耸立,与岩石上供奉的佛像相映成趣。
  4. 龙归云压栋:(龙)飞回云端,被云雾覆盖在屋脊之上。
  5. 蜃(shèn)起月沉窗:海市蜃楼出现在窗户边。
  6. 孰是髯居士:谁是长着胡须的大居士?“髯”是形容胡须茂密。“居士”,指佛教居士。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
  7. 前身合姓庞:我的前世应该姓庞。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写景抒情,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首联点出地点和时间;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清源寺的喜爱和留恋之情;颈联写物,通过物象来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尾联写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清源寺游玩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对自己过去经历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