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基元晋代,栋宇自梁年。
草阁萤潜住,绳床鹿借眠。
荒碑沈乱石,废沼咽寒泉。
拟唤庐山衲,开山种白莲。

【注释】

元:代,这里指朝代。梁:南朝时期的朝代。梁武帝(萧衍)曾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故称梁。

草阁:用茅草搭成的房屋。萤:一种小昆虫。传说中,萤火虫是“飞天”的化身,因此,萤火虫常被用来象征仙人或隐士。

绳床:用细绳子编成的床。鹿借眠:传说鹿能通灵,它们常在山林间游荡,寻找安静的地方休息和睡觉,人们便把这种床称为“鹿床”。

废寺:废弃不用的寺庙。

庐山衲:指庐山上的和尚,即禅宗僧人。开山: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开创禅宗时,先到印度传法,然后回国,后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终于悟道,成为禅宗的始祖。

种白莲:种植莲花。

【赏析】

《废寺》十首写于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60)。当时诗人流放至浔阳(今江西九江市),路过庐山。诗人对佛寺的废毁深感痛心,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这组诗前四句都是写景。第一、二句写废寺的历史;“废寺”是说这座寺院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却荒凉破败,无人问津了。第三句写废寺的环境;废寺里长满了荒草,萤火虫在草屋中栖息,鹿儿在这里打盹。第四句写废寺中的碑石,这些碑石都被乱草埋没了,废寺已经衰败不堪。

接下来四句都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第五、六句写废寺里的古碑,上面刻着一些模糊的文字,而那些乱石却像是在嘲笑这座废寺一样。最后两句诗人想象如果自己能够回到过去,一定会去庐山上开山种莲花,让那里的山清水秀,让世人都知道庐山的美丽。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通过写废寺的景象来抒发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之情和对佛寺废毁的哀叹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