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诸生望后尘,争传环佩上星辰。
那知紫极攀龙客,来访青山抱犊人。
日射蓬莱双阙晓,霞蒸桃李万家春。
长裾不厌他年曳,自棹孤航向七闽。

【诗句释义】

第一首:鲁国诸生望后尘,争传环佩上星辰。“鲁国”指中国鲁国地区;“诸生”即学生,这里指鲁地的读书人。此诗写鲁国的读书人看到苏君禹的车子,就纷纷议论说:“苏君禹是天上星宿转下凡来的。”

第二首:那知紫极攀龙客,来访青山抱犊人。“紫”指紫色,这里代指天;“极”指北斗七星,这里代指天极星;“抱犊”,指抱着小牛。这一句的意思是:你(指苏君禹)不知道我(指读书人)是在天上星宿中来的吗?我是来拜访你的。

第三首:日射蓬莱双阙晓,霞蒸桃李万家春。“蓬莱”是指传说中海中三座神山之一;“双阙”,古代宫门两边的高台,用土、木材等建成;“桃李”,指桃花和李花,常用来比喻人才。这两句是写苏君禹到访之后,鲁国大地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四首:长裾不厌他年曳,自棹孤航向七闽。“裾”指的是衣襟,“曳”意为拖;“七闽”,泛指福建一带。这句意思是:虽然穿着宽大的长袍,也不怕别人笑话,但自己却要驾一条孤舟,远行到福建去。

【译文】

鲁国的读书人望着苏君禹的车子,纷纷议论说:“苏君禹是天上星宿转下凡来的。”那知我是从天上下来的客人呢!我来拜访你。早上太阳照耀着蓬莱山上的双阙,傍晚霞光蒸腾着桃李园的鲜花。尽管长衫宽袖,也不讨厌别人说我穿长衫不合时宜,但我还要自己驾船,去福建七闽岛。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朋友在一次相逢中的谈话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友人的到来,以及他与友人的交谈,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前四句是写苏君禹到访的情景。“鲁国诸生望后尘,争传环佩上星辰。”“鲁国诸生”指鲁国的学生们,“诸生”是对学者的尊称,“望后尘”是形容他们望得目不转睛。“争传”是争先传述的意思。“环佩”是指玉饰,代指贵妇人。“上星辰”就是“升上星宿”,“上”字作动词用,表示登上的意思。“环佩”本指女子身上装饰物,这里借指贵妇,“上星辰”就是升上天去,这是夸张的说法。这里用“环佩上星辰”、“争传”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国众学生见到苏君禹时的惊喜之情。

第五句“那知紫极攀龙客,来访青山抱犊人”。“那知”是哪里知道的意思,“紫极”是天上最高的星斗,古人认为紫气可以带来吉祥。“龙客”指高贵的客人,“抱犊人”指放养黄牛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你们哪里知道,我这个来自天上的贵客,正是来拜访你这个抱犊的普通百姓。

第六句“日射蓬莱双阙晓,霞蒸桃李万家春”。这句是说早晨太阳照耀着蓬莱宫阙,傍晚彩霞蒸腾着桃花李花。“蓬莱”是传说中的神山名,这里泛指仙境。“双阙”是古代宫廷建筑,“蓬莱”是传说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故又称“三神山”。这两句是说:早晨太阳照耀着蓬莱宫阙,傍晚彩霞蒸腾着桃花李花。这里把蓬莱仙山描绘得如此美丽动人,可见作者的艺术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最后两句是写苏君禹的离去情景。“长裾不厌他年曳,自棹孤航向七闽。”“长裾”,指宽长的衣裙。“曳”,拖拉的意思。“他年”,指将来的日子。“七闽”泛指南方福建一带。这句的意思是:即使穿着宽大的长袍,也不讨厌别人说我穿长袍不合时宜,但我要乘着一叶孤舟,前往福建七闽岛上。这两句是写苏君禹离开鲁国的时候。“长裾不厌他年曳”意思是说:即使穿着宽大的长袍,也不讨厌别人说我穿长袍不合时宜,但我要乘着一叶孤舟,前往福建七闽岛上。“自棹孤航向七闽”意思就是:我要乘着一叶孤舟,前往福建七闽岛上。

整首诗以叙事为主,通过叙述苏君禹来访鲁国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