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袂重过白板扉,一尊岚霭坐霏霏。
云因洛水先春现,雨为阳台彻夜飞。
烂漫歌喉萦锦瑟,轻盈舞态拂罗衣。
当筵授简俱词客,唱彻梁州露未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全诗如下:
把袂重过白板扉,一尊岚霭坐霏霏。
云因洛水先春现,雨为阳台彻夜飞。
烂漫歌喉萦锦瑟,轻盈舞态拂罗衣。
当筵授简俱词客,唱彻梁州露未晞。
注释:
- 把袂(pēn):整理衣袖。
- 白板扉:白色的门扉。
- 一尊:一杯。
- 岚霭(lán ǎi):山间云雾。
- 锦瑟:一种弦乐器。
- 阳台:传说中的神女居住之地,常用以比喻美好的女子。
- 授简:赠送诗书。
- 梁州:古乐曲名,这里指歌唱的曲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聚会听歌的诗。诗人梅尧臣通过描绘宴会上的场景和气氛,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的宴会之中。
首句”把袂重过白板扉”,诗人以”把袂”形象地表达了重新来到朋友家门前的动作,”重”字则传达了频繁来访的情感。接着,”一尊岚霭坐霏霏”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窗前饮酒,感受着周围的自然美景。这里的”岚霭”形容雾气缭绕,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第三句”云因洛水先春现,雨为阳台彻夜飞”,通过想象将自然的景色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以生动的情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云、雨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与洛水、阳台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接下来四句则是诗人对听歌场面的描绘。”烂漫歌喉萦锦瑟,轻盈舞态拂罗衣”,诗人用”烂漫”来形容歌声,暗示着音乐的美好和动人;而”轻盈”则形容舞姿,让人感受到了舞蹈的优雅和灵动。同时,诗人还提到了”锦瑟”和”罗衣”这两个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两句”当筵授简俱词客,唱彻梁州露未晞”,诗人通过”当筵”一词,表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的气氛。同时,他也将诗歌的创作过程融入其中,暗示了诗人自己也是一位词客,能够创作出优美的作品。最后一句中的”梁州”和”露未晞”,既点明了歌曲的主题,又营造了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