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夜青鸾帝阙来,骤看黄鹤向蓬莱。
三车讵载平生业,八斗难名间世才。
心折班扬愁搦管,汗流枚马避登台。
风流咫尺人寰尽,恸绝琅琊玉树摧。

这首诗是诗人向王长公(名不详,应为王之涣)的二十首赠诗之一,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第一句“遥夜青鸾帝阙来”,描绘了一幅深夜里,青鸾(一种传说中的神鸟)从皇宫中飞来的画面。这里的“帝阙”指的是皇宫,象征着权力和尊贵的地方。而青鸾的到来,则暗示着诗人对王长公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骤看黄鹤向蓬莱”,则是说在看到黄鹤飞向蓬莱(传说中的仙山)时,诗人的心情变得激动起来。这里用“黄鹤”和“蓬莱”两个元素,形象地描绘了仙境般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王长公的赞赏之情。

接下来两句“三车讵载平生业,八斗难名间世才”,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王长公才华的赞叹。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有“三车”(古代官员的俸禄),也载不动诗人对王长公的敬佩之情;而“八斗”(古代文人的学识),也难以形容王长公那非凡的才华。

第四句“心折班扬愁搦管”,则是说,看到王长公这样的人才,诗人不禁心生敬意,甚至有些嫉妒(班扬即班固、扬雄,东汉时期的两位著名文学家)。这句话中的“搦管”,原指握着笔写文章,这里则用来比喻王长公的文采飞扬,令人叹为观止。

第五句“汗流枚马避登台”,则是说诗人在看到王长公的才华后,感到汗流浃背,以至于连平时不拘小节的枚乘(枚皋,字皋,汉赋家)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的辞赋家)都要躲避着他,不敢与他同台竞技(登上讲坛)。这里的“汗流”、“枚马”都是借用典故,分别指的是枚乘和司马相如,他们都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与王长公相比,他们的才学显得黯然失色。

最后一句“风流咫尺人寰尽,恸绝琅琊玉树摧”,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王长公的深深哀悼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王长公的才华和风采如同风中的花香,虽然距离很近,却让人感到无法亲近;而他的生命如同折断的玉树,让人悲痛不已。这里的“琅琊玉树”,原指西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潘岳,他因才高气傲,被世人称为“玉树”,后来泛指英俊才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王长公的敬仰之情和深深的怀念之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之涣的诗歌风格,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